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大型经济体主动与国际本位币脱钩原因研究——兼论不钉住黄金的储备货币体系的缺陷

发布时间:2018-01-13 03:19

  本文关键词:大型经济体主动与国际本位币脱钩原因研究——兼论不钉住黄金的储备货币体系的缺陷 出处:《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体系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调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处于高失业率、增长乏力的发达经济体和处在高通胀率、泡沫风险的新兴市场国家并存。发达经济体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维护内部价格稳定带来的挑战,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调整汇率政策的动因之一。该文在回顾1973年史密森体系瓦解、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以及后危机时代"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解体等事件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一个汇率政策转换模型,阐述了上述历史事件中,德、日、英、中等大型经济体先后主动与当时的国际本位货币脱钩的原因和条件,揭示了不钉住黄金的储备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Abstract]:Aft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developed economies with high unemployment, weak growth and high inflation rates.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are at risk of bubble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ies in developed economi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l price stability in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llapse of the Smithsonian system in 1973. On the basis of the crisis of the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in 1992 and the gradu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resurrected Bretton Woods system" in the post-crisis era, an exchange rate policy transform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illustrate the above historical events. Germany, Japan, Britain, China and other large economies have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decoupl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urrency at that time, revealing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the reserve currency system that does not peg gold.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实际有效汇率的合理定价研究——基于汇率战略博弈的视角”(项目编号:711731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复杂网络结构下货币量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控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71103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21.0
【正文快照】: 关于汇率政策的探讨,往往从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开始。在19世纪传统的金本位制度下,主要贸易国选择资本自由流动和将其货币与黄金固定所带来的好处,为此它们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一战之后,金本位瓦解,经济思想发生转变,从凯恩斯在《货币改革论》(1922)中明确提出“内部稳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白晓燕;;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争论与现实冲击[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2 曹勇;;国际货币地位的决定: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01期

3 魏枫;;开放经济体实现赶超过程中的财政政策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植开屏;;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任立民;;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的协整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范方志;;货币政策制度国际比较与我国货币政策制度完善[J];东南学术;2006年05期

4 辛宇;;货币供给与价格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货币政策绩效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胡渊;陈继勇;;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可持续性及其调整——一个文献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张长春;;投资调控的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7 张淑静;;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8 哈磊;;在不明确价格预警信号中探索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0期

9 叶芳;杜朝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为何难以突破?——基于美元网络外部性的微观解释[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邢欣欣;金娇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雷华;政府规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肖六亿;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志传;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潘理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翟晓英;中国金融外部失衡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玲;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晓敏;我国低利率政策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洁;检验中国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计量方法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杨余;中国货币政策与产出关系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罗书嵘;经济开放度与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文静;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志伟;全球化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异[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夏佳佳;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任立民;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协整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聂梓强;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奉先;涂万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分析——基于东亚地区与美国之间的特殊融资安排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2 许少强;庄后响;;东亚五国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研究——从汇率的制度性浮动出发[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6期

3 丁剑平;杨飞;;人民币汇率参照货币篮子与东亚货币联动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全功;;汇率政策与外部稳定——兼析IMF2007《决定》[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焦玲;孟青霄;;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性差异研究及协调建议[J];市场论坛;2008年10期

3 王丽娜;;房地产价格与金融形势指数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4 周正元;;浅谈中国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与协调[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3期

5 黄安仲;黄哲;;基于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6期

6 丁焕强;陶永诚;;货币政策与市场流动性[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7 石玮;;谈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J];时代金融;2011年09期

8 王健;;浅谈国际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的关系——与王东民同志商榷[J];金融研究;1985年05期

9 邢晓明;瑞典的外债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1986年04期

10 宋则 ,罗斯 ,姜小毛;对我国汇率政策的反思[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纪宏;王瑞泽;;动态不一致性理论与当前中国汇率政策[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邵忠东;;币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庄健;;汇率政策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若干经济热点问题的思考[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4 聂庆平;;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政策[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5 王健;;人民币汇率政策适应性调整[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姚婷;;楚国货币与齐国货币的比较研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四期[C];2005年

7 王晓坤;王s,

本文编号:1417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17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