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基于动态效应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5 00:08

  本文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基于动态效应的分析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动态效应


【摘要】:对于后发优势国家,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传导机制的新型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具有高度战略意义。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分析,并加入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GAP,测度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动态影响,更进一步在重点时间区间(2003年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急速增长)上细致地检验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获取了理论上的逆向技术外溢,带动了国内技术升级。实证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迅速增长,但其对国内技术进步之驱动作用反而降低。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还缺乏引导,并没有达到量与质的统一。
[Abstract]:For the latecomer advantage countries, the new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wit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as a high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uses the state space model and Kalman filter method to analyze. And join the technology gap with the host country GAPs to measure the dynamic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Chin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urthermore, in the key time interval (rapid growth of OFDI stock after 2003), we carefully test whether OFDI has acquired theoretical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2003, the stock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but its driving effect on domestic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decreased.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rowth is still lack of guidance, and did not achiev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unit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城市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7&ZD017)
【分类号】:F832.6;F124.3;F224
【正文快照】: 20多年以来,我国以外向型FDI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开始显现,这种新的逆向技术溢出渠道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对于后发优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高度战略意义,它可以改变被动格局,积极配置自身RD,主动获取技术外溢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西方国家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2 邹玉娟;陈漓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3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4 高铁梅;康书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动态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4期

5 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08期

6 王英;刘思峰;;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7 王英;刘思峰;;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8年13期

8 赵伟;;民营企业国际化:前导性论题[J];浙江经济;2006年20期

9 李平;崔喜君;刘建;;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兼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陈威;张磊;;企业家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吴胜华;陈翔;赵益明;;专利制度在马鞍山市运行绩效的评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顾锋;;技术差距会影响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吗?[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6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孟凡臣;苗慧;;跨国并购与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王友广,陈清华,方福康;中国分地区资本-产出比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徐建军;;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与动态效应[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10 宋静;;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汪阳洁;姜志德;王继军;;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发挥效力了吗?[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5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贾建锋;运丽梅;单翔;张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永刚;;体制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汪少波;江苏省引资质量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汪思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建军;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障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袁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戎梅;我国物流效率的贸易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奇平;“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彻底失败?[J];互联网周刊;2004年14期

2 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3 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72期

4 黄先海,张云帆;我国外贸技术溢出效应的国别差异分析[J];经济经纬;2004年01期

5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6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7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8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江小涓;跨国投资、市场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行为[J];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10 程惠芳;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杏;李小娟;;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母国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2 刘明霞;王学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3 冯正强;赵天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11期

4 龚艳萍;郭凤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5 周游;;我国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年02期

6 陈晓红;;论中国省级投资软环境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11期

7 周春应;;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8 何一鸣;张洪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钞鹏;;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就业效应及其传导机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欧阳艳艳;喻美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业差异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述忠;冯晗;;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3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李娅玲;;如何保持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从索洛增长模型的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5 李桦;姚顺波;刘广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全要素生产效率实证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崔友平;;技术进步促进就业的理论、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7 魏建新;;降低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实践[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魏建新;;武钢“十一五”前两年节能的实践[A];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高志英;;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减量化途径[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10 王俊松;;技术进步、结构变动、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利用效率[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杰 吴少云;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N];上海金融报;2004年

2 记者 褚国飞;推进贸易与城市化的绿色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记者 陈雪芹;我国境外中资企业商会超过50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徐海;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能源技术进步[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记者 郭思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 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手段 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N];长治日报;2007年

6 程连升;“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研究述评[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7 陈昂;技术进步才是节能根本[N];中国财经报;2008年

8 记者 张宏祥邋通讯员 郭强;全省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N];德州日报;2007年

9 司建楠;能源技术进步推进加快 重在工业节能[N];中国工业报;2008年

10 记者 孟山 通讯员 李鸣柯;政府出资奖励技术进步[N];洛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红波;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战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代宏坤;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徐士元;基于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于向光;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晓华;中国贸易增长模式的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卢忠宝;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许春明;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李尚骜;内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郭庆宾;基于物化形式的国外R&D溢出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凤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周春霞;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3 杨嘉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丁淑娟;实物期权及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5 顾文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焦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赵娜;中国东部地区的技术扩散空间溢出效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付晓;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吴迪;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5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25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