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业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的国际借鉴
本文关键词: 行业分级管理 典当业 量化管理 指标体系 出处:《商业研究》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行业分级管理是中外政府机构或行业组织为提高行业管理效率,而普遍采用的一种量化管理手段,在实践中各国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管理模式及相关制度。作为我国的一类特种行业,近年来典当行业规模、业务范围迅速扩大,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有效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本文在对中外有关行业分级管理模式及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典当行业开展分级管理的问题、思路与对策建议。
[Abstract]:Industry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method widely us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government agencies or trade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dustry management. As a kind of speci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scale of pawn industry has been expand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extensive management mod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model and experien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of graded management in pawnshop industry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32.38
【正文快照】: 在典当行业复出以后,我国将其行业管理纳入到商务部门的管理体系中,同时公安部门等也共同参与管理。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断增强,我国典当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业务规模、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总资产规模等方面都有了快速的增长①。但是,随着行业规模不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葛兆强;国际评级机构的银行信用评级原理、方法及其局限[J];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2 彭宇松;;美欧信用评级监管体制改革及启示[J];中国金融;2009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谭中明;;信用评级利益冲突行为及其规制策略[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2 羊淑青;谭金可;;后金融危机下我国资信评级机构法律规制的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5期
3 王晓;李佳;;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金融论坛;2010年01期
4 王华;会计师事务所评级制度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邓恩;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价判别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张静;;金融危机后对资信评级利益冲突的思考[J];征信;2010年05期
7 李永;田志鹏;何亚琴;张水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探讨[J];征信;2012年01期
8 夏芸,应娟,杜宇玮;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新探[J];金融与经济;2004年08期
9 贾曼莉;刘晶;;层次分析法在评级中的应用——建立商业银行评级模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张岩;;会计师事务所评级制度探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军;;基于二元因素分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模型[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聂飞舟;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黄鑫;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邰展;中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与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闫屹;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德庆;信用评级制度公信力的法律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熊唯伊;基于CAMELS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柯心;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鹤霏;信用评级业监管制度法律问题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天兵;资产证券化中信用评级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马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10 苏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土坡;;典当业引起的思考——临潼典当业讨论会侧记[J];中国金融;1989年08期
2 雷德;典当业的探源与展望[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2年01期
3 祝东春;典当业,找准你的坐标[J];价格月刊;1997年12期
4 郑阳;我国典当业亟待规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7年06期
5 路建祥;;对典当业的认识[J];乡镇论坛;1989年03期
6 欧华 ,徐文彬;对西宁地区典当业现状的调查[J];青海金融;1995年07期
7 于怀志;规范典当业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J];农村金融研究;1996年06期
8 杨际平,吉成名;一部研究典当制度的佳作──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评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01期
9 ;典当的起源[J];经贸导刊;2003年06期
10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的社会转型[J];史学月刊;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军德;梁学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2 焦越平;;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预警系统的指标选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马炳厚;梁蜀忠;孙金立;;军队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探析[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沈有禄;;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指标体系建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杨志;陈静;陈华;佟颖;叶浩;;建设武昌环境友好型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谭强林;黄祖明;;湖南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现状及评价[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8 吴尚昆;吕宾;;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姚建华;;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霍永伟;罗建美;;河北省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娅妮;典当业成民营企业投资新宠[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王晓欣;我国强化典当业监管[N];金融时报;2003年
3 贵州贵阳读者 周航;行业建设别忘了史学研究[N];中国商报;2009年
4 肖婷;丝绸之路开启云南典当业[N];中国商报;2009年
5 刘林海;典当业首次“借网”拍卖[N];中国商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刘礼福;温州典当业逆市而上[N];中国商报;2010年
7 李 钢;重新认识国内典当业[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梓桐;俄罗斯典当业挺红火[N];中国商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朱宇鲲;银根紧缩“逼火”典当业[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10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云旗;萌芽于东汉 兴起于隋唐[N];经济参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彭继红;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王大虎;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9 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孔令曦;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对策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静;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袁婕;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暨南大学;2000年
3 邢莉;广东科技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郝清源;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5 周永红;安全社区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霍拥军;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盛旗锋;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8 凡刚领;中国产业损害预警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9 霍苗;生态农村评价方法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徐晓曼;失业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8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5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