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与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3 22:01

  本文关键词: 主风险投资机构 声誉 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虽然主风险投资机构在联合投资辛迪加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已有研究并未关注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的影响。依据已有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的影响,并提出两个相互对立的研究假设;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主风险投资机构的一般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没有显著的影响;②主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业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主风险投资机构在作为主投资机构方面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Abstract]:Although the main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 is in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joint investment syndicate, the research has not paid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eputation of the main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 on the scale of the joint venture investment syndic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reputation of the main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 on the scale of syndicate investment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wo opposite research hypotheses are put forward. The data from January 1st 2000 to December 31st 2010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l reputation of the main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 in 1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cale of syndicate investment. (2) the industry reputation of the main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cale of syndicate investment; (3) the reputation of the main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 as the main investment institu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cale of syndicate investment.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20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6118110012) 陕西省软科学重点资助项目(2011KRZ08)
【分类号】:F830.59
【正文快照】: 0引言在金融市场上,声誉是金融中介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证券发行中,投资银行的声誉会影响其承销证券的市场表现[1-5];在并购活动中,投资银行的声誉会产生财富效应[6];在贷款活动中,商业银行的声誉会对贷款条款产生影响[7]。此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会影响其审计对象的市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党兴华;董建卫;吴红超;;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与成功退出:来自中国风险投资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2期

2 党兴华;董建卫;陈蓉;;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其退出方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金静;;对信用评级机构争议的分析——基于金融法学的视角[J];征信;2011年04期

2 邱冬阳;孟卫东;;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来自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3 李宁;李工;李君;;中央银行的声誉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4 宋军,吴冲锋;金融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5 彭文平,刘长庚;监督和声誉: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存的一种解释[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6 胡奕明;金洪飞;;证券分析师关注自己的声誉吗?[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7 熊铭奇;毛雅娟;;中国农村信用的特殊性及信用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2009年10期

8 宋军,吴冲锋;金融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李晓伟;;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7期

10 连经建;;信贷运作过程中中小企业主声誉评价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江会;刘兴堂;;银行俘获行为与监管者声誉关系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姚波;关注农行股价 提升声誉意识[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志龙;信贷紧缩考验银行声誉[N];新华日报;2011年

3 朱梓;引入声誉惩罚机制 让注会当好股市“把门人”角色[N];证券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潇;论投资者关系[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罗炜阳;证券公司声誉与推荐股票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方草;风险投资退出中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李思慧;基于羊群效应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及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佳;成长期企业IPO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年

6 朱平安;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8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58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