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新时期武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路径选择——基于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FDI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14:15

  本文关键词: 武汉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转移 FDI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武汉作为内陆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东部发达城市。其中既有政策原因,也有武汉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武汉传统比较优势并不明显,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难以获得最大效益。而武汉竞争优势明显且发展潜力巨大,应该通过吸引高端FDI发展新兴产业,摆脱传统低效率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整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Abstract]:Wuhan, as an inland city, lags behi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conomy, which leads to it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that of the eastern developed cities, among which there are some policy reasons. As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enter of the central region, Wuhan's tradi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maximum benefit through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to develop an open economy. However, Wuhan has obvi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so it should develop new industry by attracting high-end FDI.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low-efficiency ope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realize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econom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08) 湖北省软科学研究专项计划项目(2011DEA033) 武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201240933328-1)
【分类号】:F127;F832.6
【正文快照】: 国际产业对华转移,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地理偏向性,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失衡的现实,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借助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更快增长。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虽然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但其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与东部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北京市2010年暨“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数据;2011年02期

2 刘立平;朱婷婷;;中部六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比较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3 陈继勇;刘威;;关于大力发展“武汉总部经济”的对策与建议[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林昌;中国自然地形、交通运输成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佳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向东;田泽永;;我国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孙利娟;;区域竞争力与区域间多维博弈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李斐斐;;甘肃省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5 胡又欣;比较优势理论到新贸易理论发展之浅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魏浩,张二震;对进口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兼谈调整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思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杜红亮,宋金平,徐长信;我国花生产业优势与问题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晰;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看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9 李雪峰;;创新、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荷兰经验[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10 李宗尧;杨桂山;;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常娥;;中韩贸易逆差的扭转:结构转型与路径选择[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英;;粤港合作必须把握的香港几个尚未被充分关注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及“软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远军;胡忠行;章明卓;李凤全;;城镇群竞争与共生的作用机理分析[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孙垂凤;李雪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池勇海;共同利益论[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宏乐;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条款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孙亚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竞争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党蓁;政府扶持型创业体系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笪可宁;小城镇核心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郑建平;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金融危机下我国钢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2 白琰;内蒙古进口贸易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黄芳芳;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邵瑞清;中国香蕉贸易发展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5 罗敏;海南省胡椒生产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6 詹美燕;地方文化产业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秀玲;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秦姝子;中美制成品贸易比较优势指数的测度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9 王静;河南省产业贡献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官文娣;新疆兵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旭,胡思继,崔艳萍,马叶江;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郑林昌;张雷;程晓凌;;中国人地关系演进中交通运输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熊永钧;;现代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4 荣朝和;运输发展理论以运输化为主要线索的新进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理论参考;2005年11期

6 史朝兴,顾海英;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新进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财贸研究;2005年03期

7 赵一平,胡安洲;运输结构演变的理论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8 曹小曙,阎小培;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9 王丹;赵旭;杨赞;;交通运输系统资源整合效果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张雷;黄园淅;;中国西部地区一次能源供应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波;卜金涛;;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变迁[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缪国书;;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部崛起的路径依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毛世萍;邝国良;;政府在广东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0期

4 李俊林;;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6期

5 马云泽;闫廷源;;安徽省融入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机遇与对策——基于比较优势的视角[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苟晓霞;;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以甘肃产业调整实践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8年04期

7 胡秋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J];生产力研究;2009年15期

8 徐瑞;陈有禄;;柳州优势产业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0年06期

9 吴明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转移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刘珂;;武汉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J];长江论坛;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贺州工业发展[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郝志功;赵彪;;廊坊如何应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调整趋势[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3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4 周柯;陈役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王静文;;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能否模仿“雁行模式”[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国全;;高举清华科技的大旗 合力打造承接东部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基地[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肖金成;;加强东西合作 促进产业转移[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张明林;齐玮娜;;产业转移下中部地区工业园发展对策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福汉邋通讯员 黄四生;我市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N];咸宁日报;2007年

2 吴家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让农民“洗脚上田”[N];广西日报;2008年

3 胥会云;昆山:全国首家产业转移促进中心揭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储叶来;合肥经开区:在产业转移承接中提升[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卢轶 谢思佳 刘艳美 林盛 陈作成 鲁锦锋 赵行旺;最后15亿花落谁家? 9月前PK见分晓[N];南方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邦田;济宁市园区承接台商产业转移说明会在沪举行[N];济宁日报;2009年

7 杜宇;金融危机下郑州抢抓产业转移商机[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巢志斌;庐沪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N];巢湖日报;2010年

9 特派记者 张慧疆;河北·巴州产业转移对接签约315亿元[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淡争艳;宜昌抢前争先[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D];暨南大学;2012年

3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婷婷;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政策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俞国琴;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系统优化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超平;广东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魏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祝言抒;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城乡产业统筹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李福晴;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园区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健通;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8 韦玉莹;新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冷景菲;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协调性与互补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静文;“雁行模式”与中国的产业区域转移[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0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60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