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 货币乘数 通货-存款比率 法定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出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1980年代中期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的货币乘数增长较快,并对货币供应量(M2)的过快增长有着重要影响;2003年之后,中央银行频繁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以之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增长变迁和背景;选取2003年至2012年1季度作为样本期间,研究了货币乘数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协整关系。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应对货币乘数的增长。
[Abstract]: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posit reserve system in the mid-1980s, the money multiplier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xcessive growth of the money supply. After 2003, the central bank frequently adjusted the legal reserve ratio as the main monetary policy too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growth change and background of China's currency multipli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2003 to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2, th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studied, an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deal with the growth of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790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人民币汇率的福利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790051) 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持
【分类号】:F82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货币供给模型认为(FriedmanSchwartz,1963),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主要区分为四部门国民经济经济主体参与,分别是:货币当局、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以私有部门为主的存款者、借款者;这其中,中央银行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向财政借款或透支,或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再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明志;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2 黄昌利;任若恩;;中国的M2/GDP水平与趋势的国际比较、影响因素:1978~2002[J];中国软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夏斌邋陈道富;[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磊;中国M_2与GDP不匹配增长原因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南成;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货币政策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3 杨珂;;基于不同视角对中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4 邵荣平;许坤;;“货币超发”是此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5 王晓枫;熊海芳;;商业银行流动性转变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6 孙健,辛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探析[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7 卓凯;金融深化与经济效率负相关:基于信贷配置扭曲的解释[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8 姚耀军;;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9 徐蔼婷;李金昌;;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变化规律——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10 蔡如海;刘向明;;中国的货币化与金融化:影响因素与演进趋势[J];金融论坛;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研究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胡正;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研究(1979-2009):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苏望;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闫海洲;转型期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吴青;外资与货币政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温建东;人民币自由兑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章和杰;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世勇;银行流动性不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芸;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田永杰;制度特征变化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D];暨南大学;2011年
4 刘超;中国流动性过剩治理中总量调节工具及其运用[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田野;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王致浩;我国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秋红;流动性过剩测度指标及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徐莉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刘元婷;我国广义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96-2010)[D];青岛大学;2011年
10 芮有浩;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国疆;中国的M_2/GDP:理论、问题、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12期
2 刘明志;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3 戴根有;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4 钟伟,黄涛;从统计实证分析破解中国M_2/GDP畸高之谜[J];统计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桥云;杜世光;;法定准备金率变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小波分析及动态模拟[J];统计与决策;2006年16期
2 胡少维;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途径选择[J];国有资产管理;2000年04期
3 胡少维;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4 哈继铭;吴华;;央行为何频繁抡起“巨斧”[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44期
5 胡少维;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04期
6 刘传哲;赵帆;;我国货币乘数的定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2期
7 刘朝阳;;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8年03期
8 张捷;梁佳丽;;外汇储备增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4期
9 黄安仲;;论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关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石良平,肖海燕;通货紧缩的货币根源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志斌;;金融创新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卢庆杰;;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陆前进;蔡莉;;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经济影响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肖本华;;投资成本、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蔡中华;;基于优化模型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警戒比率研究[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丰和;万亿央票集中到期 一季度资金面宽松定局[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丰和;一季度资金面空前宽松[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特约撰稿 徐小庆 盛伟华;数量型工具仍优于利率型工具[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 陆前进;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货币政策调控[N];上海金融报;2010年
5 刘文元 宋兴华;夏斌:央行可适度提高法定准备金率[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高璐;CPI如期高企 债市应声下滑[N];证券时报;2007年
7 特约撰稿 顾清;调升准备金率可实现降低货币供应量目标?[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蒋云翔;交行报告:法定准备金率可能超过16%[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 杨涛;存款准备金率重在符号作用[N];中国工业报;2008年
10 吴淑琨;准备金再度上调 成效难乐观[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秦洋;中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陈建奇;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王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叶翔;中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变动及对货币乘数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2 廖建波;中国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3 李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韩东;我国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5 郭艳艳;基于银行存贷款特点的货币乘数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孙r,
本文编号:1471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7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