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董事市场供给会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3 21:50

  本文关键词: 独立董事 市场供给 辐射效应 自主性需求 出处:《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独立董事选择过程的不可观测性使得独立董事的选择机制一直被忽视,独立董事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作用的有效性。以揭开独立董事选择机制的"黑箱"为目的,通过构造董事市场供给指数的方式,我们发现,市场供给对董事会独立性产生重要影响。本地市场供给对非国有和竞争行业的公司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显著大于国有和垄断行业的公司,中心市场的辐射效应却与此相反,即辐射效应对国有、垄断和大规模的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影响更大;在剔除强制性需求之后,市场供给对董事会独立性自主性需求的影响与总需求的影响基本一致。本文首次揭开了独立董事的选聘"黑箱",并为解决董事会内生性提供了新方法。
[Abstract]:The unobservability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makes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ignored all the time, and the source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determines to a great ext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functions, with the aim of uncovering the "black box" o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By constructing a director's market supply index, we fi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local market supply on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firms in the state-owned and monopolistic industries, but the radiation effect of the central market is the opposite. That is, radiation effect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state-owned, monopolistic and large-scale corporate board independence; after excluding mandatory demand,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supply on the independent and autonomous demand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total demand.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reveals the "black box" of the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solving the endogeneit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批准号10ZD&035)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公司治理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批准号12YJA790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公司治理‘三阶段演进’: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批准号NCET-10-0517)
【分类号】:F276.6;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2 唐清泉;罗党论;王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1期

3 谭劲松;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4 沈洪涛,沈艺峰,杨熠;新股增发: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J];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志民;;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反思[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2 胡少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3 曾庆生;陈信元;;何种内部治理机制影响了公司权益代理成本——大股东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比较[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4 吕长江;金超;韩慧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5 侯晓红;姚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1期

6 程明;;预算制定与业绩评价[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09期

7 钱津;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8 裘宗舜,白连江,饶静;对现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些思考[J];当代财经;2005年02期

9 唐清泉;张迪;;独立性与报酬、知识与信息,谁更重要——基于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问卷调查[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6期

10 李小军;王平心;;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新证据:权益筹资与债券筹资[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军雄;;所有制与经营绩效之谜:政策优势还是管理优势?[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2 刘宇;;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股价效应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田满文;齐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代理成本动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2 杨海芬;现代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许水源;金融控股公司之监察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蹇明;基于控制权的企业家激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汤海溶;管理者自利条件下的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田志伟;企业家视角的企业控制权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8 贺家铁;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肖曙光;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赵向琴;控制权私人利益与投资者保护[D];厦门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南;董事会与公司治理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张娟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欧阳晨;董事罢免立法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为绎;上市公司增发前后会计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5 陈旭;基于负债控制假设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检验[D];重庆大学;2005年

6 周迎杰;论董事会权力制约机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5年

7 韩金鸽;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量敏感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邓朝晖;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在我国适应性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杨艾;会计专业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10 饶丽佳;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2 张仁德,韩晶;国有经济腐败的委托代理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3 陈宏辉,贾生华;信息获取、效率替代与董事会职能的改进——一个关于独立董事作用的假说性诠释及其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2期

4 郭强,蒋东生;不完全契约与独立董事作用的本质及有效性分析——从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论起[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5 雷光勇;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6 林晓婉,车宏生,朱敏,李姣;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状况的三年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1年05期

7 王跃堂;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基于自愿设立独立董事行为的初步评价[J];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8 赵文红,李垣;中国国企经营者“在职消费”行为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05期

9 高雷;何少华;黄志忠;;公司治理与掏空[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10 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菁;;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思考[J];财会月刊;2005年17期

2 李英珊,刘永攀;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J];税务与经济;2001年06期

3 叶冬蕾;魏雅华;;独立董事能否“理事”?[J];中国商人;2001年08期

4 张国武;;独立董事现况[J];中国证券期货;2004年10期

5 李舟,闵宗陶;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策略与途径[J];商业时代;2005年11期

6 贾树良;苗莉;;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健全董事会功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1期

7 丁骏;;美国投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我国投资基金业的启示[J];经济导刊;2006年04期

8 龚兴隆;杨明伟;;股权分置改革后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新理财;2006年06期

9 钟睿;;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价值[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年03期

10 赵平;;美国独立董事制度评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小保;王杏芬;阳双凤;;独立董事制度遏制了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现代企业管理[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2 王小波;完善我国上市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3 胡汝银;怎样看待独立董事制度[N];北京日报;2001年

4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刘春山;怎样破解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困境[N];光明日报;2011年

5 ;大型国企将建独立董事制度[N];组织人事报;2000年

6 鲁宁;一张刺眼的“退休官独”表[N];深圳特区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宏建;独立董事:等待撑腰“人”[N];中国企业报;2001年

8 邹宏文;警惕一哄而上的独立董事现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朴智管理咨询公司 仝淑芳;一股独大独董难“独”[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刘俊海(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商事法研究中心秘书长);独立董事 一群走钢丝的人[N];中国保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申富平;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毛政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王金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党文娟;独立董事制度、治理行为与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刘惠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杨海芬;现代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邓菊秋;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沈维涛;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卞琳琳;公司治理与竞争力的关系[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和制度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2 程爱民;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洪礼旺;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韦珊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5 晏宇飞;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杨振;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控制权私利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顾晋婧;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同功;中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邓亚岚;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刘红敏;论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践与完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本文编号:1509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09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