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体系 现代金融发展 金融多元化 出处:《西北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城镇化进程是指原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必经历史阶段。我国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明显缺陷与劣势,为经济增长所贡献的结构效率、分工效率和规模效率非常有限,城镇化面临着转型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并构建其支持体系势在必行。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体系包括金融支持体系、公共服务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产业支持体系等。其中,金融支持体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与意义。为顺利推动新型城镇化,我国必须改变金融发展滞后、融资结构性错配等矛盾与问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金融支持体系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分析前者作用于新型城镇化的各项指标的方向与程度,估计我国融资规模和质量变动在城镇化背景下的效率增进或损失,进而为我国构建健康的投融资机制、实现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效应提出相关对策。 本文认为,无论城镇化的速率、程度和推进进度如何安排,都首先应当使城镇化实现转型,实现人的转移与其他要素的转移重塑的协调推进。城镇化中经济活动人口作为劳动力要素被输送至城镇部门,同时城镇部门还需要优化、提升、重置其他广义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创新。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城镇部门就业容量、城镇产业结构和城乡居民创业。为同时推进这三个方面,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的协调推进,金融体系必须做出对应的调整,要在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创新增强这三个方面作出体制创新和制度优化。本文在完成了绪论、相关文献述评和总体框架之后,在第四、五、六章分别实证分析了金融规模与城镇就业容量、金融结构与城镇产业结构、金融创新与城乡居民创业的关系,并在第七章对金融多元化与城镇化整体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验证。 本文在第四章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非农产业部门有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进而需要金融规模扩张的支持”这一理论假说,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1997-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法进行了计量检验。该章计量结果发现,金融规模扩张能够对城镇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容量产生明显的增进效应,且这种增进效应有逐渐递减的态势。进而可推断,在“激励效应”和“扭曲(挤占)效应”达到平衡时,金融规模的扩张应当停止,而在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创新上作出努力。 本文在第五章提出了“金融结构高级化有助于以资金为载体的创新资源在部门间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这一理论假说,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1-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该章计量结果发现,金融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地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且该促进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比重越高的地区越明显,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比重越低的地区越不明显。进而可推断,资本的使用密度对金融结构的产业结构效应有着重要影响,各地区应认真分析自身产业结构的初始特征,按照产业结构的自然演进规律来发展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本文在第六章提出了“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动力与结果,对城乡居民创业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理论假说,以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户创业关系为例,利用覆盖全国7个省份的农户调查所得的大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了计量检验。该章计量结果发现,金融产品创新、组织创新、业务创新和宣传创新均对农户的长期创业意向及条件创业意向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户的短期创业计划相对更为谨慎。进而可推断,针对农户生产性贷款的金融创新,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创业环境和城镇化基础,把金融机构服务的微观渗透力同城乡居民的需求相结合考虑。 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能否得到金融支持之后,本文在第七章对城镇化整体质量和金融多元化做了综合测度,进而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该章计量结果发现,金融多元化能够明显促进城镇化整体质量的提升,且这种促进效应在各区域间有一定收敛趋势,在时效上具有一定滞后特征。进而说明了,新型城镇化不仅在驱动力上得益于现代金融的发展,其质量指标也与现代金融发展有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联系。 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刻画了这样的事实:①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是由现代金融发展缓慢所致;②金融规模、结构、创新力的改善及多元化发展,能够使城镇化中各种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③金融支持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效应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可能受初始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城镇化速度等因素的制约。因此,金融支持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同时需要与其他支持体系相结合。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本文在第八章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的金融体系优化路径,对金融政策与监管部门、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行为提出了总体要求,对它们应开展什么样的创新活动、作出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基于什么样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规范性分析与设计,刻画了未来我国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协调推进的政策支撑体系。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①从现代金融发育完善的角度来考查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②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实施效果不够乐观,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并重点估计了金融发育滞后对城镇化转型的拖累效应;③在对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多层次关系进行分析时,观察到了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在我国各地区间的异质性,挖掘并归纳了其根源。本文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填补了现有研究的部分空白,勾勒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找出各类金融主体针对新型城镇化进行调整转型的方向与重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1;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占仓;孟繁华;杨迅周;李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对策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2012年04期
2 王红强;王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3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4 高宇;;关于河南新型城镇化理论与现实依据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17期
5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6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7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12期
8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9 王柄根;;新型城镇化猜想[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10 杨阳;;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变[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建设新型城镇化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省社科院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莅平[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宣传工作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鼓与呼[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倾心倾力有声有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张通要求 强力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出台[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努力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王永泽;济南市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域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0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2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