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与公司违规:合谋还是抑制
本文关键词: 独立董事 违规行为 合谋违规 抑制违规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抑制公司违规行为,而非提升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0年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logistic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独立董事比例的提升会显著增加公司违规概率,说明独立董事未能抑制公司违规行为,更可能是与公司内部人合谋进行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尽管独立董事不能抑制公司违规,但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仍会使各方对独立董事的作用更为重视,进而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独立董事与内部人合谋违规仅限于较轻度的违规行为,独立董事比例与重度违规行为的关系并不显著。
[Abstract]:The supervisory func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depends on whether they can restrain the illegal behavior of the company, but no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3 to 2010,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ethod of logistic analysis is u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one hand,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corporate irregularities, indicating that independent directors fail to curb corporate irregularities, and are more likely to conspire with corporate insiders to commit viol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independent directors cannot curb corporate irregularities, However, the occurrence of corporate irregularities will still make all par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spirac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with insiders is limited to minor viol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serious violations i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高水平人材培养项目(wym0909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71003030) 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一般项目(09E-03)
【分类号】:F832.51;F276.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雷;宋顺林;;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2000~2004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2 朱雅琴;姚海鑫;;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与信息透明度——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孙敬水;周永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违规——基于2004-2006年数据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4 丛春霞;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置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5 王跃堂;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基于自愿设立独立董事行为的初步评价[J];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6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7 叶康涛;陆正飞;张志华;;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8 李常青,赖建清;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9 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年02期
10 于东智,王化成;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J];会计研究;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昌锐;倪娟;;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曾新;李新渠;;完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谈江辉;;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4 李刚;林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EVA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崔学刚;杨艳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资本结构选择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田培源;崔学刚;李欣忆;;盈余管理与税费负担——基于会计差错更正数据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8 熊亚;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9 李裕琢;关于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5年11期
10 千省利,王运霞;独立董事制度及其有效性的经济法律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李胜兰;何朝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与法律和社会资本互动机制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宁文昕;;保荐代表人、证券监管与保荐质量的提高[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王雪荣;韩娟娟;;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两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崔学刚;赵颖囡;;批发零售企业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善利;朱启兵;唐正清;;股权结构、治理模式与公司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夏斌;余海;;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文贵;;公司信任度: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鲜华;田金信;周冬丽;;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失真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进营;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D];南开大学;2010年
4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晓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人为操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曾月明;政企关系质量对企业财务报告和政府会计监管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岩;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红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姜春碧;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伟;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曾珍;中国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睿;我国电力企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修浩;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小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及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华金;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国洁;公司财务治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祺,于东智;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2 唐跃军,肖国忠;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基于对50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3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4 彭有桂;杨青;;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研究——来自财务重述的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5 何顺文;公司股权结构与资讯披露[J];财会通讯;2000年01期
6 陈关亭,倪彬彬;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违规的特征分析[J];财会月刊;2005年23期
7 蔡宁,梁丽珍;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8 薛祖云,黄彤;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9 何问陶,王金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9期
10 崔学刚;董事会治理效率:成因与特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财贸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阮锦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陈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识别模型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朱敏;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方法及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问陶,王金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9期
2 邹江华;;关于增强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3 刘玉冰;;关于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6年27期
4 卢周来;;独立董事要有实质“功能”[J];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09期
5 杨菁;;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思考[J];财会月刊;2005年17期
6 李英珊,刘永攀;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J];税务与经济;2001年06期
7 叶冬蕾;魏雅华;;独立董事能否“理事”?[J];中国商人;2001年08期
8 杨庆华;吴江涛;;浅析独立董事的独立性[J];对外经贸财会;2002年02期
9 张国武;;独立董事现况[J];中国证券期货;2004年10期
10 李舟,闵宗陶;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策略与途径[J];商业时代;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娟;;独立董事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郭晓红;;试论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及发展对策[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3 宋小保;王杏芬;阳双凤;;独立董事制度遏制了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雪荣;韩娟娟;;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两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邹承鲁;;严肃对待科学工作中的违规行为(摘要)[A];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汇编[C];2003年
6 杨胜刚;;独立董事制度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曹德骏;;独立董事制度:用社会制约公司权力[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许业玲;;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系统思考[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许业玲;;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系统思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孙开连;王凯涛;陈金贤;刘宽虎;杜鹃;;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违规行为处罚效果的统计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薇;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认识[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2 郭燕枝;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N];法制日报;2002年
3 刘俊海;论独立董事制度(中)[N];国际商报;2001年
4 刘俊海;论独立董事制度(上)[N];国际商报;2001年
5 穆方舟;从吴昌侠事件看中国独立董事制度[N];经理日报;2005年
6 杜萍;走出独立董事制度误区[N];市场报;2002年
7 郭振纲;架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N];工人日报;2001年
8 蔡云 ;独立董事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完善[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廖英敏;独立董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N];证券时报;2002年
10 倪受彬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傅君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7级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股权投资基金应设立独立董事制度[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申富平;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毛政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王金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党文娟;独立董事制度、治理行为与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杨海芬;现代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惠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吴国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志军;保荐制下的投资银行声誉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和制度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成业;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吉林大学;2010年
3 程爱民;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翟阳;中美独立董事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洪礼旺;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韦珊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李宝华;论独立董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陈霞;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晏宇飞;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10 杨振;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控制权私利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4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4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