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串谋、IPO抑价与定价策略分析
本文关键词: 完全串谋 IPO抑价 配售比例 报价策略 订价策略 出处:《系统工程》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存在信息更新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完全串谋对IPO定价的影响。通过对初次询价阶段的分析,给出机构投资者的报价策略;通过对累积投标询价阶段的分析,给出发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配售比例、市场信息质量、参与申购人数、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人信息质量均会影响首次发行价格,并且认为机构投资者串谋是引起IPO抑价程度加深的原因之一。分析表明,发行方可以通过控制配售比例降低串谋对IPO定价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上述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omplete collusion on IPO pric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upd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itial inquiry stage, the paper gives the quoted price strategy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analyzes the cumulative bidding inquiry stage. Give the issuer's optimal pricing strateg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lacement ratio, the quality of market information, the number of applicants, the risk avers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quality of private information all affect the IPO pric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ssuer can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collusion on the pricing of IPO by controlling the proportion of placing. Finally, The above views are further explain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1010)
【分类号】:F830.9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夏新平,汪宜霞;再次发行信号模型的实证研究[J];决策借鉴;2002年06期
2 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国IPO抑价[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3 王晋斌;新股申购预期超额报酬率的测度及其可能原因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4 张小成;孟卫东;周孝华;;询价下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海静;新股发行制度变迁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金龙;我国新股发行初始收益率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严小洋;;IPO中的价格管制及其后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郭威;张珍;成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的原因探讨[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4 李广存,陈海明;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5 朱元甲;李阳;;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6 明仪皓;刘迅;;全流通前后中小企业板IPO抑价因素的比较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黄新建;岳巧英;;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乔磊;;创业板IPO抑价问题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卢美玲;;我国商业银行A股IPO抑价问题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10 孟辉,彭扶民,张琴;新股发行定价与股票市场非均衡[J];财经科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利辉;;金融管制、投资风险和新股发行的超额抑价[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田高良;王晓亮;;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4 李焰;张宁;;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王化成;佟岩;卢闯;刘亭立;黎来芳;;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孙立;;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8 梁彤缨;许悦;陈修德;;高管团队管理能力与IPO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小企业板的经验数据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顾乃康;陈辉;;增发、配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贺炎林;;发行公司质量信息揭示——基于承销方式的选择[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程彦敏;中国公司交叉上市IPO及其后价格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李冬昕;市场参与者意见分歧与公司融资决策[D];南京大学;2011年
4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郭敏欣;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王鸿;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宋书彬;中国IPO市场承销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彭q.q,
本文编号:1551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5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