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动性风险和对策
本文选题:全球流动性 切入点:金融稳定 出处:《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借鉴国际清算银行的测量框架,本文认为,私人流动性本质上指融资意愿,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跨境传递特征;其周期波动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与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政策取向相关,而新兴市场是全球流动性的被动接受者;有效减缓全球流动性周期波动幅度、降低跨境流动性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及时提供救助以避免系统性破产,是全球流动性管理的核心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个涵盖国别、双边、区域和全球在内的应对框架和全球金融安全网;全球流动性机制建设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提供了契机,也为国内各项政策协调提出了挑战。
[Abstract]:Drawing on the measurement framework of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rivate liquidity is essentially a willingness to finance, with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gion and cross-border transmission, and that its cyclical fluctua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Linked to the policy orientation of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issuers, while emerging markets are passive recipients of global liquidity;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volatility of the global liquidity cycle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cross-border liquidity on the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systems, Timely provision of relief to avoid systemic bankruptcy is a central objective of global liquidity management; achieving these goals requires a national, bilateral, regional and global response framework and a global financial safety net;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liquidity mechanism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governance and challenges the coordination of domestic polic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二十国集团面临的全球治理重点问题研究”(批准号11AGJ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与中国的政策选择”的支持
【分类号】:F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年期
2 王保庆;;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及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3 ;[J];;年期
4 吉安尼·德·尼可罗;吉凡尼·德尔·阿里西亚;吕克·莱文;梵比安·瓦伦西亚;胡妍斌;王辰;;货币环境、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承担[J];新金融;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吴越;;依法履行职责 切实维护金融稳定[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7 王胜邦;;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创新内容及启示[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14期
8 陈岩;;浅谈基层央行如何履行金融稳定职责[J];;年期
9 ;[J];;年期
10 罗睿;;论金融稳定与央行职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君生;;严打整治非法地下私彩全力维护社会金融稳定——对县域严打“地下私彩”维护社会金融稳定的调查思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范晓波;;2020的国际金融法:中国的作用和影响[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沛;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2 王心如;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D];;年
7 ;[D];;年
8 ;[D];;年
9 刘能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煜;金融开放、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0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6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