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户福利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08:19

  本文选题:贫困地区 切入点:农村金融发展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经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农民福利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无论从区域差距还是城乡差距来看,贫困地区农户福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0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社会发展理念,该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公平性增长,目的是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普通人群,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健全的农村金融体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提升农民福利待遇,推动国民经济和谐健康发展,而金融抑制导致农民信贷资金的缺乏会在多方面对农户福利产生负面影响。自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连续9年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9个“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村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均提出了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等要求。因此,如何发挥农村金融在改善农户福利中的作用,为探索我国包容性增长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川渝两地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宏观数据,以及26个村,520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户福利影响进行研究:第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户福利的演变历程。从宏观的时间序列来看,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小幅度波动,但是总体趋势大致向上。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在90年代中期以前逐年上升,但是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不断下滑。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农村金融覆盖密度保持平缓的上升趋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农村金融覆盖密度开始下降,直到20世纪初这种下降趋势才得到有效遏制。从福利指标来看,农户的收入、消费和家庭净资产不仅低于城市居民,也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值,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扩大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此外,农户非农收入增速快于农业收入,农户的资产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对收入的影响。基于样本地区的面板数据,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为分解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覆盖密度四个指标,具体分析每一个金融发展变量对农户的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非农收入、农业收入均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但是农村金融发展对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非农收入的影响程度及其显著性均强于农业收入,农村金融覆盖密度对非农收入显著性较强而对农业收入影响的显著性较弱,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影响方向完全相反。加入控制变量后,农村金融发展各变量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在影响方向上没有变化。第三,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及流动性约束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均纯收入、农村金融发展各变量(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覆盖密度)与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农民人均消费支出最重要和最显著的变量。在农村金融发展变量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覆盖密度对农民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力依次增强,但是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性较弱。此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覆盖密度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效应,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改善在短期内显著刺激农民的消费支出的增加,而长期内对农民的消费支出影响微弱。利用传统的λ模型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农户受到的流动性约束较为严重。利用改进的流动性约束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流动性约束依然是解释农户消费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因素,而不确定性对农户消费没有显著的影响,实际利率的下降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也没有显著促进农户消费的增加。第四,贫困地区农村信贷约束的福利损失效应。贫困地区农村信贷约束普遍。农户的耕地面积、教育和医疗支出、家庭是否发生较大突发事件、家庭规模、家庭老人和孩子数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是正向的,农户家庭金融资产余额和家庭收入对信贷需求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余变量对信贷需求影响不显著。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耕地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拥有专业技能、家庭纯收入、净经营收入、有无亲戚或好友为乡村干部、是否村干部、家庭礼金支出、是否参加联保小组、该村人均收入、村庄人口总数对资金供给有正向影响,家庭老人和孩子数对资金的供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余变量对资金供给的影响显得较为模糊。特别的,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资本存量越丰富的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可能性越小。信贷约束导致农户福利净损失,其中对消费的损失效应最大,对非农收入的损失效应强于对农业收入的损失效应。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的普遍性,使得福利损失在亲朋好友间相互转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43;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光红;对贫困地区农村服务体系管理建设的思考[J];创造;2001年05期

2 中国人民银行临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脱困浅议[J];西安金融;2002年02期

3 贾三,姜建新;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J];西安金融;2002年06期

4 杨光荣;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的难点与对策[J];西安金融;2002年11期

5 陈家怀;对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2年01期

6 张友俊 ,袁向峰;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思路[J];甘肃金融;2003年11期

7 刘守敏;实践“三个代表” 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的小康[J];老区建设;2003年02期

8 唐海军,邓治品;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力如何转出去[J];老区建设;2004年06期

9 赵长河;贫困地区农村实现小康的根本保证[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6期

10 唐建兵;许庆荣;;贫困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现状调查——以四川东部北部贫困地区农村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覃连枝;;贫困地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规范发展小议[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潘永农;;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力有效转移探索[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3 零燕;;抓住特点 突出重点 提高实效——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小波;吴庆书;;海南省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陈元德;;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化解对策[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宋光华;;农民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经济形态——一份来自中部贫困地区农村的报告[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7 萧会;;开发劳动力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周春强;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N];湖北日报;2013年

2 伍艳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贫困地区农村民生改善急盼微型金融支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段文椿 神池县农播校;特色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N];科学导报;2011年

4 特派记者 卜令伟;应制定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人才战略规划[N];友报;2007年

5 姚姬娥 张斌 周景轩;六怕:贫困地区村官的忧思[N];山西日报;2004年

6 省政协常委、省九三学社副主委 王亦凡(代表省九三学社);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N];民主协商报;2005年

7 姚姬娥 张斌 周景轩;六怕:贫困地区村官的忧思[N];科学导报;2005年

8 中共镇原县委书记 秦华;浅谈贫困地区农村科技人才的开发和使用[N];陇东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亚新;杨明代表 对贫困农村新办企业应予免税[N];农民日报;2009年

10 单炳杰 黄芳;如何破解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难题[N];中国信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帮勇;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户福利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锐;浅析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黎林烽;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符自和;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月梅;基于网络化治理的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曾蓓;贫困地区农村医疗救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银龙;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光棍”老人养老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朱岳坤;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村脱贫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黄锐;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忆钢;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郭荣菊;广西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560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60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8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