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预期、融资能力与信用评级
本文选题:流动性预期 切入点:融资能力 出处:《财政研究》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家主权评级和企业评级都不断被下调,评级呈现"顺周期现象"。而中国2005年到2010年短期融资券市场的主体评级却呈现逆周期现象。本文为这种现象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即流动性假设。在流动性预期较差时,企业主体评级会降低,即使是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其主体评级也受到流动性预期的负面影响。另外,研究发现,企业主体评级也受财务风险、基本面特征、债券发行特点、股权特征、信息质量以及评级机构的影响。
[Abstract]: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many countries' sovereign and corporate rating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downgraded. The ratings show a "pro-cyclical phenomenon", while the main ratings of China's short-term financing bond market from 2005 to 2010 present a counter-cyclical phenomen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I. E. liquidity hypothesis. When liquidity expectations are po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Even for enterprises with strong financing ability, their main ratings are also negatively affected by liquidity expectations. In addi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ain ratings of enterprises are also subject to financial risks,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nd issuance. Equity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impact of rating agencie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F272;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超;郭志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和债券评级[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2 何运强,方兆本;债券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J];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超;郭志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和债券评级[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2 李湛;徐一骞;;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因素分析——基于Altman的Z计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9年06期
3 苏英;;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0年05期
4 谢恒;冯丽丽;张韧;;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债券融资问题[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黄福广;李西文;;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与条款设计——以“歌华转债”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6 李毅;赵兴罗;;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比较与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王晓红;严春香;;集合债券: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J];金融纵横;2008年10期
8 王向升,陈湛匀;信用评级在估计债券信用风险损失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4年07期
9 程盟;刘万才;;用显著性检验方法判断信用评级对企业债券市场定价的影响力[J];征信;2011年04期
10 胡素华;资信评估中违约率的度量及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红;郭志明;;影响我国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小坤;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与市场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家军;信用风险控制及其博弈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岑雅衍;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陈刚;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化与政府监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鄢文静;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赵琪;国家开发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及实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谭晓丽;基于违约率度量的资信评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史慧;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溢价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李波;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与支持向量机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雷芸;甘肃省工业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健;短期融资券发行主体信用状况的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刘秀凤;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张厶文;基于现金流量的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季云华;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D];宁波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安义宽;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企业债券市场[J];财贸经济;2002年04期
2 赵家敏;黄英婷;;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04期
3 杨怀东,郭亚军,东明;分段效用决策的信用评级方法[J];系统工程;2004年04期
4 夏英俊,李元;债券评级的一种方法——主成分分析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何运强,方兆本;债券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J];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6 李丽;;公司债券市场的强制担保要求和投资者定位[J];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7 谢禹;王雅林;林洪进;闫苗苗;;基于模糊积分的企业信用评级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09期
8 牟秉华,詹银珍;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梁琦;西方证券评级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玲;;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6期
2 张建利;;土地储备证券化融资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06期
3 刘爱芳;;浅析如何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1期
4 胡俊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08年01期
5 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5期
6 郭庆方;;资金流可持续性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芳梅;丘刚;;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融资困境与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龚凯颂;张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10期
9 李强;曾勇;;融资能力与技术创新投资决策:一种实物期权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10 贾丽虹;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融资?[J];广东科技;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迅;张庆;;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能力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龚凯颂;张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琦;;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和融资能力双模型实证研究——基于湖南省长沙县中小企业调研数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汪洋;;通过完善征信机制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柴慧京;;论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竞争力[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6 吴建军;刘聪聪;;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民营企业融资战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单连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SWOT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8 ;民营企业融资十大误区[A];陕西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晓华;;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战略的启示[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林汉川;管鸿禧;;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聂益南 见习记者 张瑞军;西安高新区融资能力强劲[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2 欧阳觅剑;红筹股回归:打开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之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记者 林建杨;国美起诉黄光裕,要其赔偿公司损失[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融资导刊》记者 董月梅;规范重组创新融资能力[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武强;积极拓宽业务渠道 切实增强融资水平[N];格尔木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余祖江;3G考验运营商融资能力 弱势运营商资金压力凸现[N];通信信息报;2008年
7 李曦寰;华尔街CEO们的爱恨:美国投资银行融资能力排名表[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记者 吴铭;万科总经理:加息加速房地产业整合[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丁大伟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乐s,
本文编号:1563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6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