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发展中国家内、外资银行信贷行为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2 12:53

  本文选题:外资银行 切入点:信贷增长 出处:《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实践表明,银行业开放的正负效应并不具有显著的国别一般性,特别是在信贷稳定性上,在东道国和外资银行母国经济运行的不同时期,外资银行与东道国国内银行的信贷行为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对东道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从全球范围内抽取了21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和转轨国家中的400余家内、外资银行为样本,以其在2002~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构成面板数据集,来对内、外资银行在此期间的信贷行为差异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信贷行为确实与国内银行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外资银行的信贷增长既表现出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又明显受到母国经济状况的影响;在经济正常的年份里,外资银行的信贷表现更多的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状况,而当外资银行母国发生经济危机时,却会对外资银行的信贷增长造成较大的负向冲击。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financial reform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ws tha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banking liberalization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country-specific generalit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credit stability and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economic operation between the host country and the home country of foreign banks. The credit behavior of the foreign banks and the domestic banks of the host country may be quite different. This paper takes more than 400 domestic and foreign banks from 21 developing countries (regions) and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as samples.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from 2002 to 2010 to form a panel data set to test the credit behavior differences between foreign banks and domestic banks, it is found that the credit behavior of foreign banks is indeed different from that of domestic banks.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credit growth of foreign banks is both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host country and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home country. The credit performance of foreign banks depends more o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host country, but when the home country of foreign banks has economic crisis, it will cause a big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redit growth of foreign bank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金融开放度、国家控制力与金融稳定:实证研究及在中国的应用”(项目科研编号:11XNH010)
【分类号】:F830.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虎城;;外资银行进入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6年06期

2 刘华;卢孔标;;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的影响[J];南方金融;2006年11期

3 高永进;葛兆强;;外资银行进入: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8年04期

4 赵昱光;;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的影响[J];理论探索;2009年05期

5 陶士贵;;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行为的研究综述[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年01期

6 徐义国;;从竞争到融合:中国银行业的开放进程与趋势[J];银行家;2006年12期

7 陈卫东;王家强;;内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6年23期

8 易宪容;;用开放心态看待银行业开放[J];卓越理财;2007年01期

9 朱晓艳;徐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分析[J];浙江金融;2007年11期

10 巩云华;;外资银行在华投资特点分析与对策建议[J];银行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彬;曾勇;张波;李强;;市场特征、多期信贷竞争与外资银行进入模式[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君生;;严打整治非法地下私彩全力维护社会金融稳定——对县域严打“地下私彩”维护社会金融稳定的调查思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07)摘要[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郭斌;;公司债券市场与金融稳定[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李巍;张志超;;不同类型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兼论中国最优开放时点的选择[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刘桂荣;;征信体系建设: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优化金融生态 建设金融强省[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戴根有;;正确认识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那复祺;金融稳定至关重要[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邹靓;人行上海总部:保持金融稳定需防范五类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张若斌;央行上海总部首次发布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N];证券时报;2007年

4 通讯员 李国锋;“金融稳定协调创新机制”成效显著[N];赤峰日报;2005年

5 时卫干;市场化是金融稳定的根本之道[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6 张健华 博士;中央银行与我国的金融稳定[N];金融时报;2004年

7 张启阳;中央银行如何发挥金融稳定的作用[N];金融时报;2004年

8 记者 韩素勤邋牛蕴;鄂豫渝陕川 探索毗邻地区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N];金融时报;2007年

9 贾壮;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大力发展多层次市场[N];证券时报;2007年

10 刘人玲;建立区域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N];光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慧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刘能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辉富;印度金融改革的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刘沛;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3年

5 赵昱光;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作用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6 施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王心如;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刘才涌;外资银行参与东盟新兴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燕;外资银行进入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2003年

2 林则勇;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陈敏学;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4 庄军;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傅红宇;金融稳定视角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邹玲;外资银行在中国区位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徐铭辛;论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法律措施[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黄希哲;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D];厦门大学;2007年

9 王琳;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经济效应及其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1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01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