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08:26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框架 切入点:通货膨胀目标制 出处:《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货币政策框架体系,至今已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正确引导通胀预期、减少通胀波动性与降低通胀率、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信誉度和透明度、减少产出波动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作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西方国家的成功实践和本身的制度优势使其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也为许多国家对既有货币政策框架改革提供了指引。当前,我国采取的是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总量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考察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可以发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应对经济冲击时表现的力不从心,频繁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调整加大了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在稳定价格水平和带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成效不高。基于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结果也表明,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的货币政策整体调控效率不高,究其背后原因,是因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没有进行清晰的描述和界定,我国货币供应量在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方面出现了明显问题,同时货币传导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低效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做出抉择和改变,而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一定弹性的前瞻性操作机制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现行货币政策框架本身的缺陷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制度优势决定了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为了使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平稳地过渡到通货膨胀目标制上来,本文建议设置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双目标制”,并提出了具体的执行方案;然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一,有序和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二,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三,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性。
[Abstract]:Inflation targeting system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system at the end of -20s, and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20 years. Inflation targeting system is to guide inflation expectations correctly, reduce inflation volatility and reduce inflation rate. To improve the credibi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s, reduce output volatility,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etc.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inflation target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s own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make it the most popular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at present, and also provide guidance for many countries to reform the existing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Our country adopts the monetary policy frame of the monetary aggregate target system with the monetary supply quantity as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By examining the monetary policy practice under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of our country, we can find that it is accompanied by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of our country is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economic shock. The frequent use of monetary policy tools to adjust the economy has increase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economy. The results of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based on transcending logarithmic function also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ntrol efficiency of monetary policy under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of our country is not high. Because our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s have not been clearly described and defined, there are obvious problems with our money supply in terms of measurability, controllability and relev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annot be effectively brought into play.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has affe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needs us to make choices and changes. The inflation targeting system has a flexible forward-looking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China's monetary policy reform.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and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inflation targeting system determine that. It is reasonable and inevitable to choose the inflation target as the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make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of our country transition smoothly to the inflation target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et up a transitional period, to implement the "double objective system"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s.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irst, to advance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interest rates in an orderly and steady manner; second, to promote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interest rates. Further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third, improv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22.5;F8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锡良;袁炜;;通货膨胀目标制比较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5年11期

2 胥小彤;杨玉梅;;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年06期

3 高见;;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可行性[J];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4 刘拓知;;试论通货膨胀目标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杨媛玫;;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J];西安金融;2007年05期

6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经验的国际考察[J];当代财经;2007年10期

7 李小全;杨盼盼;李鉴羽;;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7年10期

8 饶佳;;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J];华商;2007年24期

9 王添进;;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标准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25期

10 王莎;;中国离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还有多远[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尹继志;;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评析[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新松;;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操作规则[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蕾;;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对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影响[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4 刘东华;;新兴市场国通货膨胀目标制政策实践的国际考察及在我国的应用探讨[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5 陈利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解决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问题——一个基于政策时滞和扰动冲击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杨媛玫;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N];金融时报;2007年

2 马德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3 万磊;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适于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丁志杰 张曙东;通胀目标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新宠[N];金融时报;2005年

5 宋焱;周小川:目前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N];金融时报;2006年

6 史晨煜;米什金:顶尖金融学家和美联储决策者[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马德伦;和巴西央行副行长亚历山大·斯瓦茨曼先生的一段对话[N];金融时报;2006年

8 宋焱;中国当前是否需要通胀目标制?[N];金融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孙铭 ;周小川回应“目标冲突困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明;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肖曼君;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卢宝梅;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久霞;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赵晓艳;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与实践综述以及我国的选择[D];复旦大学;2008年

3 谭荣;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及在我国的前景[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江涛;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对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俎景川;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普君;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陈欣;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金融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庄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亚洲的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胡昆;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刘仁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5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05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