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国际金融话语权及中国方略

发布时间:2018-03-20 17:28

  本文选题:话语权理论 切入点:国际金融话语权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合话语和话语权的相关理论,作者解读了国际金融话语权所涉及的谁对谁说、说什么和如何说等层面的内涵意义,分析了国家中心主义、建构主义、国际金融属性、国际金融利益指涉性、国际话语支配性、国际货币权力相关性的六大本质特征。其中,谁对谁说主要指谁是话语实施者、谁是话语对象以及国际金融"现实"建构权归谁所有的问题;说什么包括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国际身份的定义权、话题选择权和事务的主导权等国际金融话语的主要内容;如何说则关系到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等问题。在现有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格局中,存在霸权-非霸权的话语分布结构,其功能包括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与稳定的积极作用和制造发展幻觉、用假象替代真实、安排等级、树立国际权威等四个方面的消极作用。作者认为,由于国际金融话语霸权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单极,中国应该理性选择沟通、交流与对话的方式,从强化话语权意识、构建本土化金融理论、增加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主动设置国际金融议题、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争夺国际金融定价权等六个方面来有效提升自己的国际金融话语权。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right,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meaning of who says, what to say and how to say abou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iscourse,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entralism,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terest refers to the six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evance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wer, the dominance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and the relevance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wer. Who is the object of discourse and who owns the right to construct the "realit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what to say includes the right to make the rules of the game, the right to define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ty,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topic and the right to dominate the affair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iscourse. How to say it is related to the discourse platform and the effect of discourse.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iscourse power, there is a hegemony-non-hegemonic discours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ts functions include maintaining the positive rol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 and stability and creating development hallucinations, replacing reality with false images, ranking and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Since the hegemon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iscourse will remain unipolar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China should rationally choose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xchange and dialogue, from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right to speak, constructing the localization of financial theory, and increasing the voting right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 initiative to set up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ssue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to compete for the pricing power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to effectively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iscours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对策研究”(批准号:08AJY029)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话语权考虑的国际金融合作策略研究”(批准号:09YJC7901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1;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长和;;理性主义、建构主义与世界政治研究——兼评《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2期

2 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徐崇利;;国际经济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3 赵长峰;相对获益与国际合作[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4 于营;权力、利益、观念——国际机制的三种理论范式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李晔,张杨;“离岸平衡手”与遏制中国——兼论美国东亚安全战略下的西藏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朱听昌,李鹏飞;试论冷战后安全合作的思维与模式[J];当代亚太;2003年09期

7 俞新天;21世纪初东亚合作问题[J];当代亚太;2003年10期

8 张金荣;;试析后冷战时期中国加强东亚地区合作的动因[J];当代亚太;2006年04期

9 姜秀敏,林红霞,吴舒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解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陈以定;浅析中国反恐的国家利益与实践体系[J];东南亚纵横;200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孙午生;普京的社会发展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郑淑云;单极霸权——20世纪美国国策强度的三次提升[D];吉林大学;2004年

6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英;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学雷;温特的建构主义思想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2 代帆;华侨华人认同与中国——一种建构主义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3 黄晓科;二战后美国霸权的演进与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3年

4 庄一召;论国家需要——从国际关系学的视角[D];湘潭大学;2003年

5 伏霄汉;预防性外交:历史和理论[D];外交学院;2004年

6 孔娅妮;非政府组织发展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4年

7 刘丽群;“9·11”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4年

8 王红军;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安全观及其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启示[D];河南大学;2004年

9 唐国栋;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10 易善武;从欧洲一体化看主权让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2期

2 任晓;何谓“理性主义”?[J];欧洲研究;2004年02期

3 李滨;“冷战后”世界秩序与新世纪中国外交——与庞中英商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1640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40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