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正规金融的庞氏融资特征
本文选题:非正规金融 切入点:民间借贷 出处:《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间借贷作为中国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曾经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非正规金融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庞氏融资特征。按照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庞氏融资将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给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造成极大危害。对中国而言,庞氏融资将吞噬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果,加大通货膨胀并提高失业率。因此,推动金融监管改革,规范非正规金融已经刻不容缓。
[Abstract]: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 private lending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l finan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Hyman Minsky's theory of financial instability, Ponzi financing will increase the frag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For China, Ponzi financing will eat into the economic gains of the real economy, increase inflation and raise unemployment. It is urgent to standardize informal finance.
【作者单位】: 上海青浦工业园区政策研究中心;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振龙,林海;民间金融的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分析:来自标会的检验[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2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2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3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李晓红;;对我国民间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06年08期
5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干楠;利率市场化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李冰;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崔慧霞;农业资金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陈跃雪,吴先忠;京郊农民储蓄行为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宋岩;浅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明贤;文春晖;;我国融资制度创新的障碍分析及绩效改进[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金铮;;民间组织的一个类型:20世纪上半期长江中下游乡村“钱会”解析[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潘青木;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金融体系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朱文生;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张志杰;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朱英桃;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熊若愚;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陈浩;中国金融体制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伟;我国土地信用制度构建的探索与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6 崔亚峰;我国金融制度变革中的开放式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刘卫江;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张京;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D];西北大学;2001年
9 周少波;金融压制与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周英;中国国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金雪军;从温州看民间金融与主体金融的关系[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3 王信;台湾的中小企业融资及对大陆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05期
4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5 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市场深化中民间金融业的兴起——以浙江路桥城市信用社为例[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6 李丹红;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重点改革政策[J];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7 史晋川 ,朱康对;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 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浙江民营金融业的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9 何广文;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性绩效探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洁;;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8期
2 张胜林,李英民,王银光;交易成本与自发激励:对传统农业区民间借贷的调查[J];金融研究;2002年02期
3 刘旭华;二元结构: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分析[J];西安金融;2004年09期
4 许芯;;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宿迁的调查数据分析[J];江苏农村经济;2010年04期
5 杨福明;黄筱伟;;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协同性的实证分析:温州案例[J];上海金融;2009年04期
6 佘传奇;赵鑫;;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7 杨长岩;胡东生;;关注民间非正规金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走势[J];福建金融;2005年11期
8 红云;胜秋;;面对民间借贷 投资者如何保护自身财产安全[J];老友;2011年08期
9 薛继栋;;怎样看待目前的民间借贷[J];中国农村观察;1984年01期
10 杨立军;;民间借贷问题浅析[J];中国改革;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孙岩;卢颖;;日本非正规金融中介——互助会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王静;周宗放;霍学喜;;信贷配给突变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郝立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制度安排绩效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6 阎琰;;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卢颖;苏彤;孙岩;;构筑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三元结构的农村金融体制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建军 赵炜;民间借贷对阵正规金融[N];福建工商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朝晖;民间借贷危局救火更要防火[N];中国证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戴明祥;给民间借贷“一米阳光”[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4 记者 季耀昆;民间借贷行为需要法律规范[N];济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弘毅 董昭武;民间借贷黑洞考验“郑州模式”[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主持人 王汉 师占卿;民间借贷:或“疏”?或“堵”?[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7 蔡红东;民间借贷“水涨船高”令人忧[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胡菁;民间借贷合法化是金融成熟的标志[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谢太峰;如何看待民间借贷现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王卉彤;民间借贷:规模大起来 花样多起来[N];证券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2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杜伟;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河北大学;2010年
10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莹;关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张倩;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行为特征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治轶;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莫佩华;社会资本在个体工商户民间借贷中的影响及运作[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峥;我国一级半股票市场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应舜;永康地区非正式金融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曾淼;规范农村民间借贷服务农村经济[D];贵州大学;2008年
8 潘劲;宁夏农村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9 车泓;民间借贷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徐冬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4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4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