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就业的影响:1994—2010——基于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8-03-27 07:33

  本文选题:制造业 切入点:劳动力 出处:《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本文采用1994~2003年和2004~2010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中国全部制造业、不同外向度和不同劳动密集度制造业部门均衡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管是整体还是分类回归,2004年前,制造业部门就业都与实际有效汇率、工资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但2004后就业与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从整体上看,2004年前经济增长对制造业部门就业影响不明显,2004年后则有微弱的拉动作用,并主要作用于外向度低的部门。在分类检验中,2004年前的就业实际有效汇率弹性大于2004年后,且外向度高的企业就业受汇率升值的不利影响更大。此外,2004年前工资也对制造业部门就业造成较大冲击。
[Abstract]:Using panel data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1994 to 2003 and from 2004 to 2010, this paper uses GMM estim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wage and economic growth on al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2004, employ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wages and economic growth,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was a whole or a classification regression. After 2004, employmen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As a whole, economic growth had no obvious impact on employ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before 2004, but had a weak pull after 2004. In the classification test,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elasticity of employment before 2004 is greater than that after 2004. Moreover, the employment of highly extroverted enterprises is mo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In addition, wages before 2004 also had a big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大国博弈及中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GJ00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的大国博弈与中国的对策”(项目编号:GD10YYJ07)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六批人才培养项目 广东商学院金融市场投融资科研创新团队的资助
【分类号】:F249.2;F832.6;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鄂永健;丁剑平;;实际汇率与就业——基于内生劳动力供给的跨期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4期

2 王俊;黄先海;;跨国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效应[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3 钱书法;卢江;郁维;;论社会分工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张浩然;衣保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5 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6 姚俊;;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研究——基于江苏制造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5期

7 蔡f ;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学动态;2011年09期

8 毛日f;;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9 范言慧,宋旺;实际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4期

10 左晓慧;袁千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龙;王赛楠;;透过公平本质看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成因[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2 张占斌;;关于改革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陈树文;;利益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连飞;;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服务业就业影响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8期

5 向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6 周茂春;苗建萍;;论公共政策视角下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杨俊;论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8 刘健儿;教育公正刍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9 李祥,杨凤春;共同富裕释义[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雷_";;论社会公平的主观认定[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汴京;谢作诗;;FDI流入改进中国政府质量了吗?——来自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3 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潘石;;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涵义及衡量标准[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5 杨利峰;;汇率变动对贸易与就业的影响分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晓峰;钱利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传导渠道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宁立志;李强;;竞争法视野中的税负安排[A];财税法论丛(第6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党杨;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唐亚晖;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朱永行;人民币汇率变动产出和就业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中印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产业—就业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钟洪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秀智;人民币汇率、对外贸易以及就业增长[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张朔;我国股东代表诉讼问题探讨[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文宗;论我国服务型社区的建设[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吴丹;督促程序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程佳;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刘春梅;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就业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牛黎帆;临泉县集体企业遗留养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佩莲;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吉昌;何万里;夏晴;;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2 肖灵机,徐文华,熊桂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及制度安排[J];当代财经;2005年06期

3 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4 刘楷;;1999—2005年中国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活力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5 蔡f ;王美艳;曲s,

本文编号:1670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70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