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改革中自下而上的组成部分
本文选题:金融改革 切入点:总体设计 出处:《金融市场研究》2012年07期
【摘要】:我国金融改革既有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又有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这两种改革方式并存且互补。自上而下的改革由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自上而下地部署和推动;自下而上的改革则是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完善方案并加以推广的方式。人们大多熟知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然而关注和理解自下而上的改革则能够对整个金融改革有一个更具全局性的看法。
[Abstract]:China's financial reform has both top-down and bottom-up reform methods, which coexis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top-down reform is made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and is deployed and promoted from top to bottom. Bottom-up reform is a way of piloting, gaining experience, perfecting programs, and promoting them. People are mostly familiar with top-down financial reform. But paying attention to and understanding bottom-up reform can have a more holistic view of financial reform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晓诸;企业参加银行同业拆借值得商榷[J];西南金融;1987年04期
2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研究会1988年研究规划[J];农村金融研究;1988年02期
3 任峻垠;;有关金融改革的若干思考[J];经济科学;1988年05期
4 张斌;美国90年代金融改革及其借鉴[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12期
5 叶其星;融资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中心课题[J];唯实;1993年03期
6 张华,,刘伟;金融改革对我省经济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J];农村发展论丛;1994年06期
7 盛国军;按市场经济原则设计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陈勇;台湾的金融改革及其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滇雪;我国金融改革出台五项措施[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5年14期
10 陈国泉;关于金融改革的思考[J];民主与科学;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斌;陈道富;;未来10年中国国内金融改革必须达到的两种状态[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3 朱新蓉;杨文捷;邓瑛;鲁蔚;;加入WTO与湖北金融改革和发展[A];中国入世湖北怎么办——加入WTO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C];2000年
4 邓乐平;陈洪辉;;经济转轨与中国金融的渐进式改革之路[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回顾与展望》简介[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周孟亮;李明贤;;金融功能观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谢平;;当前金融改革中的几个问题[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8 江其务;;创新理论 实现金融改革的新突破[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林霞;;1993中国金融形势与金融调控——兼谈金融改革动向[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10 秦池江;;论金融改革的路径和金融业的产业化[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国中 李海君;信息化为金融改革埋单[N];金融时报;2004年
2 陈晓彬;金融改革 承载厚望[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记者 张正华;李若谷:金融改革不能抄袭外国模式[N];金融时报;2006年
4 武汉大学 罗航;加快金融改革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09年
5 特约记者 孙卓;两“街”合流力阻奥巴马金融改革[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 黄益平 雷阳 译;花旗:中国描述金融改革新蓝图[N];证券日报;2007年
7 朱青松 中国人民银行遵义市中心支行行长;遵义金融改革发展30年[N];遵义日报;2009年
8 全国政协常委 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胡德平;在保持人民币主权币种的条件下 加大金融改革力度[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全国政协常委 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胡德平;在保持人民币主权币种的条件下 加大金融改革力度[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 彭龙 教授;金融改革中的利益[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家慧;台湾金融改革对银行产业之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海龙;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于东升;金融发展中的创新:理论与中国的金融改革[D];西北大学;2004年
4 文炳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小燕;经济转型中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相关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肖云祥;转型期资本市场的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李辉富;印度金融改革的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刘维奇;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D];山西大学;2008年
9 丁希炜;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戴学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莉;中印金融改革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洋;天津金融改革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3 韩莹;皮诺切特时期以来的智利金融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4 傅巧灵;俄罗斯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改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孙洁;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金融改革及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肖劲东;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风险防范[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7 郝乐乐;“综改区”背景下的山西金融改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毕佩贤;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李晖;金融生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杨永航;拉美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启示[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690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9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