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约束、股利分红与企业预防性储蓄动机——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本文选题:信贷约束 切入点:企业分红行为 出处:《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摘要】:企业储蓄过高是导致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关键因素。这一方面归因于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企业股利分红不足。本文从信贷约束角度来研究企业股利分红不足的问题,通过三个指标来度量企业信贷约束程度,并以此来分析企业信贷约束对企业股利分红行为的影响;进一步的,本文利用了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推行来解决计量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贷约束是影响企业股利分红,进而影响企业预防性储蓄的关键性因素。企业信贷约束程度越高,企业股利分红比例越小,并且短期融资券的推行改变了企业股利分红行为,提高了企业股利分红比例约1.5%。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微观机制,这对于理解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High corporate savings is the key factor leading to Chinese external imbalance. This is due to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corporate profits, on the other hand is due to the lack of corporate dividends. This paper studies enterprise dividend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dit constraints, through three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corporate credit constraints,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rporate credit constraints on the dividend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further,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2005 implementation of the short-term financing bonds to solve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may exist in the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enterprise credit constraint is affecting enterprise dividends, and key factors affecting corporate precautionary savings. The higher the corporate credit constraints the degree of corporate dividend payout ratio is smalle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ort-term financing bonds changed the dividend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enterprise dividends than red About 1.5%., this study reveals the micro mechanism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n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ope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hina's econom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2011SHKXZD003)资助
【分类号】:F832.4;F832.51;F832.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玲,曾维火;基于Z值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评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2 何帆;张明;;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J];财贸经济;2007年05期
3 沈红波;寇宏;张川;;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4 刘孟晖;;内部人终极控制及其现金股利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2期
5 陈忠阳;刘吕科;;企业信贷约束衡量研究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9年05期
6 邓建平;曾勇;何佳;;利益获取:股利共享还是资金独占?[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7 樊纲;魏强;刘鹏;;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与财税改革[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8 李科;徐龙炳;;融资约束、债务能力与公司业绩[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9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10 饶华春;;中国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琼;鞠宁霞;;农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5期
2 何河;苗宇坤;;基于企业性质的贸易顺差与贸易摩擦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3 于立勇,詹捷辉;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违约概率预测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4 王小华,邵斌;基于Leland-Toft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5 蒋荣;刘星;;控制权私利、公司业绩与CEO变更——兼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效率[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6 翟晓英;刘维奇;;居民消费能力视角下的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影响因素协整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7 沈友娣;谢春恋;宋冬梅;;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传导机制研究——来自2005~2006年度ST公司的新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9期
8 朱鸿粟;;浅谈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J];财会通讯;2011年02期
9 宁彦君;;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09期
10 邱世斌;陈燕武;;运用信用监测模型度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有效性研究[J];财会月刊;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一群;戴稳胜;;考虑所有权性质的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约束[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目;刘文蕊;周宗放;;基于ANP和云重心评判法的高技术企业信用评价[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龚朴;何旭彪;;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信用风险评级方法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二震;安礼伟;;关于我国外贸顺差的理论探讨[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5 潘红波;余明桂;;政治关系、银行业开放与银行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许慧;;股权结构、“隧道”行为与股利政策——基于大股东控制权利益实现方式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龚凯颂;张小康;;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莉;薛冬辉;;政治关联、寻租环境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曾爱民;;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理论分析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卿校成;曾勇;李解;;民营企业上市模式、大股东控制与经营绩效[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湛;中国企业债务结构和债务工具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童永强;基于资产负债表方法的行业金融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9 奚宾;中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价值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蒋水冰;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春晖;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黄根松;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慧静;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KMV模型及其修正[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杨宁;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悖论及其实证[D];暨南大学;2011年
7 文斌;上市公司租赁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宁彦君;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D];暨南大学;2011年
9 高保耀;高管政治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邓颖;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兵;乔晶;;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L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2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3 张玲,曾维火;基于Z值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评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4 徐国祥,苏月中;中国股市现金股利悖论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5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6 朱恒鹏;;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资本自由度指数:1999—2004[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7 聂长海,姜秀华,杜煊君;“一股独大”悖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7期
8 唐跃军;谢仍明;;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9 沈艺峰;陈舒予;黄娟娟;;投资者法律保护、所有权结构与困境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10 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士远;;借贷约束与最优专利保护[J];西部金融;2009年05期
2 胡恩同;;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一个新古典模型解释[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3 陈长伟;赵维双;王春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数量经济分析[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程郁;韩俊;罗丹;;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2009年05期
5 程竹;丁丽;;规模歧视、地区差异与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基于贵州的实证分析[J];西南金融;2010年09期
6 李宇嘉;陆军;陈千里;;贷款损失准备金与信贷紧缩[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7 谢杰;张厚明;;信贷约束、再分配及不平等对增长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8 刘强;张建;林锋;;人力资本、失业与贫困陷阱[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张惠茹;;农村金融市场充足性缺口: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谭廷超;;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 傅勇;适度放松:中小企业与地产业率先受惠?[N];中国经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苏江;出租车老大的幸福:48000个车轮驱动强生控股 久事定位上海交运整合平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向东;平台公司再融资趋严 保障房项目优先[N];经济观察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力;诚信解纺企燃眉之急[N];国际商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卢薇;节能减排 银行业倡导绿色信贷[N];四川日报;2010年
6 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副主任 陈则明;“唱空做多”并不矛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彭松 陈锐松;保障房建设融资呼唤新型市政债[N];中国建设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晓赫;华侨城获资20亿[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9 记者 姜欣欣;认知与发展碳金融 助推经济增长转型[N];金融时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森 陈西艳;新区重金扶持绿色产业[N];滨海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少洪;农户信贷约束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黄忠华;信贷约束、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机理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3 尹学群;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5 袁绍锋;银行间债券市场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耀中;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芽;风险冲击、社会资本与农户信贷约束[D];西北大学;2012年
2 张含霁;商业银行短期融资券业务的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曾玉芬;利用短期融资券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唐志成;我国短期融资券二级市场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益忻;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邹洁白;影响中国短期融资券利差的因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宁勤诚;上市公司短期融资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8 高鹏;信贷约束、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周期互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艳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朱晖;基于央票利率的短期融资券定价与发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7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9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