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基于最谨慎原则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01 22:06

  本文选题:最谨慎原则 切入点:信用衍生品 出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摘要】: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最谨慎原则,针对违约数据较少的信用资产估值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引入最谨慎原则估计违约率,采用资产价值波动过程,假设损失程度服从β分布,构建了适合我国市场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处理低违约资产的信用风险估值问题。本文用我国债券市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较为稳健,能合理反映信用衍生品的信用风险。
[Abstract]:The Basel New Capital Accord puts forward the most prudent principle, and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valuation of credit assets with less default dat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st prudent principle to estimate default rate, and adopts the process of asset value fluctuation. On the basis of 尾 distribution of loss degree, a credit derivative pricing model suitable for China's market is constructed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redit risk valuation of low default asset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odel by using the data of China's bond market.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more robust and can reasonably reflect the credit risk of credit derivative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龚朴;高原;;非理性预期对信用衍生产品定价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2 王倩;T.Hartmannwendels;;信用违约风险传染建模[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3 史永东;赵永刚;;信用衍生产品定价理论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7年11期

4 史永东;武军伟;;违约集聚与组合信用衍生品:基于Levy过程的动态模型[J];世界经济;2009年10期

5 肖庆宪;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6 王国栋;詹原瑞;;违约相关的低违约组合违约率的估计[J];统计与决策;2008年22期

7 龚朴,何旭彪;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最新研究进展[J];管理评论;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永东;赵永刚;;信用衍生品的国际发展机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0期

2 袁绍锋;陈咏晖;;信用债券定价中的基准利率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3 邹辉文;缪莉莉;;基于产品构造路径角度的次债信用衍生品的风险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乌画;;银行信用风险的结构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11期

5 冯鹏熙;;新兴市场国家新资本协议实施情况及其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6 何旭彪;;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最新研究进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7 李佩珈;;次级债危机与信用衍生品——市场现状、定价机理与发展趋势[J];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8 杨墨竹;李凤羽;赵永刚;;美国次贷危机风险传导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24期

9 龙泉;丁永生;;零售信用组合的信用传染[J];管理科学;2011年02期

10 程功;张维;熊熊;;信息噪音、结构化模型与银行违约概率度量[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荣武;徐文仲;;异质预期、群体演化与资产价格波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程新生;罗艳梅;刘建梅;王慧;;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从部门协作到公司治理风险评价——基于NL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案例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李丽;周宗放;赖娟;杨杰;张绍宗;肖磊;;关联担保下母子公司信用风险传染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祖辉;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模型及数值实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郝瑞丽;信用衍生品定价的传染模型[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袁绍锋;银行间债券市场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冯谦;信用风险测度和信用衍生产品定价[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6 韩琳;信用风险转移与商业银行表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冯鹏熙;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程功;基于结构化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潘新民;中部地区分行级商业银行核心风险防控与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华芳;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与风险度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洪宇;Q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郑方;万安担保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邹强;信用风险转移(CRT)工具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一宁;信用衍生品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飞;债券回购交易中抵押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胡继真;抵押资产组合对信用利差期限结构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姜兆娣;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定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袁菲;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中征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9 王佩;房贷企业信用风险评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力;商业银行风险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忠阳;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发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2 程鹏,吴冲锋,李为冰;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3 刘煜辉,熊鹏;资产流动性、投资者情绪与中国封闭式基金之谜[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4 何运强,方兆本;债券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J];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5 王春峰,李汶华;小样本数据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6 梁世栋,郭N,

本文编号:1697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97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