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发审方式改革的制度分析:一个研究框架

发布时间:2018-04-04 02:10

  本文选题:发审方式 切入点:行政监管 出处:《当代财经》2012年07期


【摘要】:我国新股发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行政监管力度较弱,法律风险水平较低,而核准制并不是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发审方式改革的关键不是从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而是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有效地约束发行人或上市公司及其聘请的中介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包括加强对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的行政监管;健全民事赔偿法律制度,提高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的法律风险;完善发行上市相关配套制度,比如提高审核透明度、完善退市制度等。
[Abstract]:The deep reason of the issue of new shares in our country i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s weak and the level of legal risk is low, but the approval system is not the main reason.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reform of our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audit system is not to change from the approval system to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but to perfect the correspond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f the issuer or the listed company and the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it employs.And then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of issuers and their intermediaries;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of civil compensation to raise the legal risks of issuers and their intermediaries; and perfecting the supporting systems related to the issuance and listing of shares, such as enhancing the transparency of auditing.To perfect the delisting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会计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计师选择与审计质量”(70772080)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重大项目“法律风险.政治关系与审计师选择”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岱松;;美国证券上市监管法律制度评析[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2 曾英姿;我国证券市场体制的三个转变[J];当代财经;2001年08期

3 伍利娜;郑晓博;岳衡;;审计赔偿责任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审计保险假说在新兴资本市场上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0年03期

4 陈岱松;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J];河北法学;2004年12期

5 林义相;;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J];经济导刊;2006年12期

6 顾华详;;论国际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警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8 蒋尧明;;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6期

9 周剑龙;;日本证券发行市场的法律规制——兼论中国证券发行制度的走向[J];商事法论集;2010年Z1期

10 王江雨;;中国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制度:市场化、规范化与法治化导向的改革(英文)[J];中国法律;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闾梓睿;;做市商民事法律制度分析[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2 李骞;社会审计终极风险辨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许汉友;刘皆;;会计信息披露中的“洗大澡”现象之探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兆华;审计道德风险的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5 白建东,李宝虹;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6 贾新宇;;浅议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李斌;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产生看审计风险的防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8 朱丽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1期

9 李攀;;事务所品牌建设——对立信事务所的案例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2期

10 王泽霞;邓川;;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辨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晋;曾斌;吴锦宇;;中国大陆发审委的法经济学反思[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陶萍;吕晓平;周晓静;;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及审计取证风险的防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焦光辉;;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协助金融企业(银行)全面管理风险[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4 广州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内部审计、风险导向与审计有效性——基于广州地铁公司的案例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0)[C];2011年

5 陈明东;;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业务时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协调与联系[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6 韩媛媛;;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韩丽荣;;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构成要素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王玉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演进中的经济学释义[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吕晓梅;蒋尧明;;多层次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管制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谭军;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的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孙永军;基于规模视角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覃东;我国会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6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姜英兵;论会计标准的实施[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礼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外部监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金珍霞;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黄钢;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应对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4 梁瑛;CPA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王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夏赛莲;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单容;中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小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令狐清清;审计师声誉机制是否有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陈欣;双重维度视角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有瑜;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不确定性与模糊性[J];财会月刊;1998年09期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正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04期

3 于祖尧;;贪婪导致危机——从“次贷”危机透视美国经济[J];红旗文稿;2009年01期

4 罗熹;;从金融危机看衍生产品[J];红旗文稿;2009年01期

5 曹红辉;;美国金融危机:趋势、变革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05期

6 顾华详;;我国经济法3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7期

7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8 许菲,刘峰;风险导向型审计与道德风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12期

9 顾华详;;我国经济法30年创新发展及未来应关注的重点问题[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晓华;;环境侵权法律风险袭来[J];董事会;2011年04期

2 李永锋;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与中介机构的责任——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J];江苏商论;2004年03期

3 张艳丽;;如何规避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的虚假陈述[J];商业会计;2006年21期

4 吴晓求;当前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十大问题[J];了望;2001年06期

5 吴晓求;建立公正的证券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续)[J];教学与研究;1999年06期

6 宋一欣;;从股民起诉会计师事务所想到的[J];会计师;2006年05期

7 余保福;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与银行信贷风险防范[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王廷良;韩玉;;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构成与控制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9期

9 王廷良;韩玉;;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传导机制研究[J];前沿;2010年16期

10 卢小方;王虹;周美波;;完善我国境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J];中国市场;2005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孙开连;王凯涛;陈金贤;刘宽虎;杜鹃;;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违规行为处罚效果的统计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曹文;;上市公司重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王宇;周艳;;证券市场信用制度的商事法律控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戴卫清;;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失效的成因与对策[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王建平;;上市公司资本的异常法律结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侯捷宁;树立上市公司法律风险评价“标杆”[N];证券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胡道之;专家提醒上市公司注意潜在法律风险[N];证券时报;2006年

3 程维;股民状告ST长运虚假陈述5高管位列被告席[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千亿讼累 挑战上市公司价值与命运①[N];证券时报;2007年

5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陈少兰;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如何归责[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安心;行政监管向市场监管演变交易所监管“扩权”上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独立财经撰稿人 曹中铭;股市再多些“财务侦探”吧[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8 ;首例小股民状告上市公司及事务所[N];财会信报;2006年

9 记者 辛红;后危机时代央企面临六大法律风险[N];法制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舟子;企业上市切勿病急乱投医 稳扎稳打合理规避法律风险[N];华夏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吴国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瑞英;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蓝寿荣;上市公司股东知情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仕学;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邓磊;证券中介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玮;论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D];吉林大学;2004年

4 孙鹏敏;证券法中虚假陈述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汪维权;内地企业境外上市法律风险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吴巍;招股说明书中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与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吴晓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李艳;论述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应承担的民事责任[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9 谌伦兵;上市公司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余宇;外资并购法律风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7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07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b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