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生态环境的系统评价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05 22:14

  本文选题:金融生态环境 切入点:指标体系 出处:《青岛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和运作的所有环境,是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系统的特性。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在新常态下,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金融生态环境的系统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在国内外有关金融生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系统、生态系统延伸出了金融生态系统,鉴于各位专家的研究成果给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下了定义。其次,本着科学、全面地了解我国31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目的,在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行性以及可比性原则的下,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发展水平和法制环境四方面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采用效用理论方法和基于前景理论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实例分析我国31省市2011-2014年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最后,依据效用理论分析和前景理论分析的结果,在加快经济发展,加快对现有金融结构的改造、加速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依法革新经济发展结构,构建创新型社会环境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ll the environments on which the main body of the financial ecology depends for its existence and oper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ncial ecology and has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complex comprehensive system.In the new normal,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First of all,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financial ecology and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t extends out of the financial ecosystem from the system and the ecosystem. In view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experts, it defines the financial ecology and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econdly, in line with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comprehensiveness, maneuverability, feasibility and comparability, from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evel and legal environment. Thirdly, the utility theory method and the foreground theory method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 example is given to analyze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14.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utility theory analysis and the prospect theory analysis, in speeding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financial structure, acceler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innova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This paper gives a series of targeted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social 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亮;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J];中国贫困地区;2000年03期

2 杨崎筠;;农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五忧”[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5期

3 郝厚璋;生态环境:一要保护二要建设[J];发展;2001年07期

4 俞文煜;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12期

5 杨阳;每年数万人青海挖虫草 掠夺式采挖破坏生态环境[J];价格与市场;2002年08期

6 郭谊;保护社会文明生态环境[J];计划与市场;2002年02期

7 吴敏;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失灵分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8 樊友举 ,何寿强 ,张季纲;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山区人民致富——川北山区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J];四川劳动保障;2004年06期

9 李光琦;张天锁;王建洲;朱成坤;;段家峡水库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J];科学大众;2006年09期

10 程诚;胡浩俊;张书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交互效应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杜开锐;;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赵文焕;;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构想[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5 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柏玉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兰桂山;;纵论丰宁县科学治理生态环境的典型经验与做法[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8 范广鹏;;鞍山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胡民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亚楠;旅游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庞贤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04年

4 河北唐山 马永平;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吕志雄;生态环境要好[N];河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青山;政府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四川日报;2006年

7 党毅;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初现成效[N];固原日报;2008年

8 记者 朱扬;调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恩施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炎秋;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与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闯;辽宁省大洼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党卓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4 史立静;邢台市农村生态环境问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蒋政;宁夏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徐双明;区域生态环境服务政府购买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超;天山北坡典型绿洲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灵敏;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佳;鞘蕊苏有效成分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含量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尼鲁法尔·阿布力米提;坎儿井系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16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16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