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创业板信息披露的商业模式逻辑——基于中国概念股做空事件的视角
本文选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 中国概念股 ; 参考:《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53期
【摘要】:正始于2009年年底的中国概念股做空潮至今仍在继续,做空机构Citron(香椽)2012年6月21日发布研报称恒大地产(HK03333)已经资不抵债并且向投资人汇报虚假信息,恒大地产受此影响而出现中午收盘跌幅17%的该股历史跌幅之最。中概股被做空的原因通常归结为财务管理不严谨、会计造假、未满足信息披露条件、审计师违规、投资者关系管理不到位及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相关要求不熟悉等,中国概念股也为此付出了高额罚款、集体诉讼、退出市场或私有化等代价,并且这种信任危机创伤了中国企业整体信誉,但中国概念股海外失利也为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结构提供新视角。
[Abstract]:The short-selling tide of Chinese stocks, which began at the end of 2009, continues to this day, with the short seller Citron (incense rafters) announcing on June 21, 2012 that Evergrande Real Estate, HK03333) is insolvent and reporting false information to investors.Evergrande property was affected by the noon close of the decline of 17%, the stock's biggest decline in history.The reasons for shorting Chinese stocks are usually attributed to poor financi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fraud, failure to mee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nditions, auditors' irregularities, inadequate invest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lack of familiarity with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Chinese stocks have also paid hefty fines, class-action lawsuits, exit from the market or privatisation, and this crisis of trust has damaged the credibility of Chinese companies as a whole.But the overseas failure of Chinese concept stocks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quality and struct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经济科学出版社;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创业型经济创新商业模式与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战略性重构”(项目批准号:12YJAZH1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勇毅;;中国概念股败走麦城谁之责?[J];IT时代周刊;2011年16期
2 ;中国概念股从风光无限坠入“严冬”[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6期
3 汤敏;;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05年18期
4 郎咸平;;中国概念股缘何成为“过街老鼠”[J];IT时代周刊;2011年14期
5 李洁;;中国概念股出海为何频频“触礁”[J];中国连锁;2011年07期
6 信海光;;中国概念股的打假和做空[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1期
7 于靖园;;中国概念股:走出去的风险与代价[J];小康;2011年09期
8 双目;;从荣耀出海到跌跌不休——中国概念股海外上市透视[J];国际市场;2011年09期
9 吴华;;在美接连遭“做空” 中国互联网概念股当自强[J];软件工程师;2011年09期
10 ;美国谈“股”色变——中国概念股会计丑闻曝光[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元;中国概念股潮涌纽约 是喜是忧值得思考[N];证券日报;2010年
2 东航金融 廖料;中国概念股:留洋还是留守[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陈姗姗;复星“另类”出海:投资中国概念股[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早报记者 官平 是冬冬 实习生 张雯;“最牛中国概念股”被指造假[N];东方早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辉;中国概念股持续受追捧[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万轩;中国概念股暴跌的启示[N];南方周末;2011年
7 特约记者 周佳;抛售中国概念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琼;中国概念股刮停牌风 在美上市须防管理风险[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李季先;在美中国概念股被狙击的制度启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陈植;中国概念股美国“被沽空”逻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赖以容;中国概念股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胡柳延;香港上市公司魏桥纺织投资价值评估[D];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小晓;中国企业海外IPO长期绩效及市场联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吴丹萍;中美两国股票市场与中国概念股之间溢出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灏;我国中小企业美国上市融资模式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郑载三;中国企业赴韩国上市原因与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李秀玲;民营企业红筹上市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7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3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