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

发布时间:2016-11-15 14:44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

[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目录第11-15页

第1章 导论第15-3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4页

    ·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 民间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第18-21页

    ·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21-22页

    · 民间金融的发展前景和出路第22-23页

    · 我国民间金融的整体发展情况第23-24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5-27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7-30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27-29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29-30页

第2章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30-56页

  ·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第30-31页

  · 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31-41页

    · 金融抑制理论第31-32页

    · 金融深化理论第32-34页

    · 金融约束理论第34-3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7-40页

    · 制度变迁理论第40-41页

  · 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边界分析第41-51页

    ·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易成本比较第42-44页

    ·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际交易成本第44-45页

    ·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平均交易成本第45-49页

    · 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边界第49-51页

  ·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第51-56页

    · 互补关系第51-53页

    · 竞争关系第53-55页

    · 转化关系第55-56页

第3章 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与概况第56-97页

  · 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其政策环境变迁第56-62页

    · 民间金融的兴起时期(1978-1994 年)第56-58页

    · 民间金融的调整时期(1994-2004 年)第58-59页

    · 民间金融的复苏时期(2004 年至今)第59-62页

  · 改革开放后民间金融兴起的原因第62-67页

    · 内部原因分析第62-65页

    · 外部原因分析第65-67页

  · 民间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第67-75页

    · 民间自由借贷第68-69页

    · 民间集资第69页

    · 合会第69-71页

    · 银背第71-72页

    · 私人钱庄第72-73页

    · 私募基金第73-74页

    · 典当行第74-75页

  ·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第75-81页

    ·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方法第75-76页

    · 假设条件和估算思路第76-77页

    ·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第77-81页

  · 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第81-91页

    · 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决定的一般分析第81-84页

    · 影响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其他因素第84-86页

    · 民间金融市场高利率现象的成因第86-91页

  · 民间金融的总体运行特征第91-97页

    · 与民营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第91-92页

    ·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第92-93页

    · 风险约束逐步强化第93页

    · 交易行为渐趋公开化第93-94页

    · 利率水平总体趋于下降第94-95页

    · 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涌现第95-97页

第4章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第97-112页

  ·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97-104页

    · 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第97-99页

    · 弥补正规金融不足,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第99-100页

    · 提高社会储蓄率,促进民间资本形成第100-102页

    · 促进民营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第102-103页

    · 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进程第103-104页

  · 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第104-107页

    · 研究方法第104页

    · 变量和数据第104-105页

    · 计量分析结果第105-107页

    · 实证分析结论第107页

  ·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第107-112页

    · 削弱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第107-110页

    · 高风险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第110-111页

    · 影响正规金融市场有序运转第111页

    · 造成一部分国家税收的流失第111-112页

第5章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第112-128页

  · 民间金融的内在缺陷对自身发展的制约第112-117页

    · 组织形式不够规范第112页

    · 运行风险度较高第112-114页

    · 抗风险能力较弱第114页

    · 规模和范围难以扩大第114-115页

    · 过于分散和隐蔽第115-116页

    · 参与主体素质较低第116-117页

  · 民间金融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第117-128页

    · 意识形态领域的排斥第117-118页

    · 中央政府的打压和抑制第118-120页

    · 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第120-121页

    · 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第121-128页

第6章 民间金融发展的国际和地区经验借鉴第128-145页

  · 发达国家民间金融的发展与实践第128-135页

    · 美国的多元复合民间金融第128-132页

    · 德国的合作银行体系第132-133页

    · 日本的合会与农协组织第133-135页

  ·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与实践第135-140页

    ·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第136-138页

    · 台湾地区的合会组织第138-140页

  · 民间金融发展与实践的启示第140-145页

    · 明确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第141-142页

    · 加强对民间金融分类监管和引导第142-143页

    · 健全民间金融的组织管理体系第143-144页

    · 鼓励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开展合作第144-145页

第7章 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对策建议第145-168页

  · 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第145-149页

    · 发展目标第145-146页

    · 基本原则第146-149页

  · 推动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第149-159页

    · 完善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第149-151页

    · 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政府监管体系第151-153页

    · 加强民间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第153-154页

    · 成立民间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第154-155页

    · 引导民间金融组织向正规形式演进第155-157页

    · 推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合作第157-159页

  · 建立健全民间金融的配套制度和机制第159-165页

    · 确立财产权利制度第159-160页

    · 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第160-161页

    ·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第161-162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162-163页

    · 建立信用担保制度第163-164页

    ·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164-165页

  · 营造有利于民间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第165-168页

    ·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第165-166页

    · 进一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第166-167页

    · 建立全方位民间金融服务体系第167-168页

结论第168-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81页

后记第181-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2 页


本篇论文共182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5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