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13:11

  本文选题:影子银行 + 银行体系 ; 参考:《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摘要】: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并在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当影子银行规模低于阈值时,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相反则降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Abstract]: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at broke out in 2007 exposed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shadow banking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This paper uses the annual data from 1992 to 2010 to measure the size and stability of China's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establishes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based on the data simulation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threshold effect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shadow bank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When the size of the shadow bank is below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dow bank helps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on the contrary, it reduces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获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09YJC79015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JY14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11)资助
【分类号】:F832.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洪波;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04年07期

2 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3 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4 胡祖六;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3期

5 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年03期

6 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7 伍志文;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8 谈佳隆;;“影子银行”:“剿”还是“抚”?[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1期

9 伍志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2期

10 李建军;;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邓经武;付雪莲;;文化理念是城市建设的要务——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3 邓小华,李慧;亚当·斯密的优势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文政;;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构建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6 杨凤敏;;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新模式探索——以广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7 刘胜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8 刘春年;秦勤;邹火宝;;农民发展能力基本特性及其历史演变[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9 郭将;;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10 高红艳;刁承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成本分析——以贵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志峰;;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支育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雷君;;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对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万胜;李小燕;;《资本论》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元元;;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为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徐长玉;陈兵建;;基于马克思分配理论视角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支育辉;;马克思货币理论与西咸新区经济发展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董新昱;裘祖雄;;病案信息在医院内部用户的需求特点及心理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淑芹;;企业社会责任论解[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10 李雅儒;;论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温博慧;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9 廖添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历史考察与制度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昶学;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与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程铭;不良贷款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姜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邓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夏君;质疑劳动力租赁:《法国民法典》第1710条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旷叶云;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赵浩然;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模型及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黄艳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护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现祥;论我国的体制性非正式金融[J];财贸经济;1997年05期

2 王爱民,王惠,王金桃;国内外银行危机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3年01期

3 胡金焱;李永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比较成本优势与制度互补[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4 葛奇;;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5 孙莉;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及金融体系的变迁[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6 李纪建;金融发展的分化特征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7 伍志文;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8 毛一文;进入WTO后中国金融脆弱性监测指标体系之设计[J];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9 钱文挥,宋海林;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设计及监测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1期

10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长新;张桂霞;;我国国际流动资本结构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关系研究[J];财经论丛;2007年01期

2 陈国进;;外国银行的进入与新兴市场银行业[J];中国经济问题;2002年02期

3 姜黎辉;张朋柱;;跨国合资企业稳定性预期与技术转移策略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7期

4 冯振环,赵国杰;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兼论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李靖;符传宏;;M步预测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袁华涛;付新刚;;卖空机制、分散原理与股市稳定[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7 吕途;刘佩;;想成功,,先惧内[J];走向世界;2007年24期

8 毛丽娟;姚洪兴;;一类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3期

9 张波;;北兴塘大桥拖拉施工空间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8期

10 曹勇;蔡瑞琪;;做市商制度与中国外汇市场的微观运行[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根树;王金鹏;;厂房阶形柱的计算长度——轴力等效负刚度概念的应用[A];200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子轩;崔桂香;许春晓;张兆顺;;旋转槽道湍流中Taylor-G銉tler涡的产生机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颖卓;张永存;刘书田;;考虑复合材料蒙皮稳定性的飞机翼面结构布局优化[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永清;胡e

本文编号:1796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96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0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