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多变量因果检验
本文选题:储蓄 + 经济增长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2年19期
【摘要】:文章利用我国1978~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短期内储蓄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但长期内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即经济增长是储蓄的格兰杰原因,高储蓄并不能导致高增长。国际资本流入与储蓄在短期和长期内皆互为因果,但经济增长与国际资本流入之间只存在从前者到后者的单向因果关系。因此,在短期内我国应采取提高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政策以鼓励投资和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但在长期内应将政策重点置于消费引导的经济增长,以此促进国内储蓄与外国资本投资。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ality between savings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the data from 1978 to 2010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short-term savings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causality, but the long-term causality is one-way, that is, economic growth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savings, and high savings can not lead to high growth. Both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s and savings are causality in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but there is only a one-way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s from the former to the latter. Therefore, in the short term, China should adopt policies to increase the savings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rate in order to encourage investment and attract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s. But in the long term, the policy should focus on consumption-led economic growth to promote domestic savings and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2010GZ002)
【分类号】:F832.22;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2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3 汪伟;;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1952-2006年的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4 张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J];世界经济;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燕武;薛蕾;;我国储蓄投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3 郝文杰;市场出清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模型中一个结论的修补及其意义[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4 罗云开;申睿波;;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刘新;刘伟;胡宝娣;;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6 翁小丹;江悠悠;李茂琴;;论发展保险业与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7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殷剑峰;;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1期
8 屈路;;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深层思考——基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9 闫坤;鄢晓发;;Frugality and overspending:sources of Sino-U.S.economic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10 樊纲;魏强;刘鹏;;Chin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fiscal reform[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桂峰;武剑;潘俊武;李冰;王健;杨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模式与实施策略[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孙r,
本文编号:1819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1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