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面临的挑战与政策检讨——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本文选题:农地抵押 + 特征 ; 参考:《农村经济》2012年02期
【摘要】: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村地区资金需求不足的有效途径。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发展具有三个特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户贷款意愿强烈,渠道不畅暗流涌动,先行试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制度创新突破难,农民权益保障难,农地市场发展难。为了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应当以保障农民权益和改善农民生计为目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开放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培育农村土地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Abstract]:Rural land mortgage loa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capital demand in rural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mortgage loan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the farmers' loan intention is strong, the channel is not smooth and the undercurrent is surging, and the first experiment is actively promoted. The main challenges of rural land mortgage loan are: breaking through system innovation, protecting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land market. In order to promote rural land mortgage loans in an orderly manner, we should aim at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easants and improving their livelihood, endow them with fuller and more secure land rights, improve the rural l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n up rural land mortgage loans. Cultivate rural land market service system and perfect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分类号】:F832.4;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茜;;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生成机理与发展趋势[J];调研世界;2008年02期
2 潘林;;反思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困境与思路[J];调研世界;2009年01期
3 冯玲玲;邱道持;赵亚萍;石永明;;重庆市璧山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4 陈红霞;宋戈;;关于城乡土地市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8年02期
5 邱道持;郎义华;魏薇;;城乡统筹试验区农地流转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农村农户调研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芳;;“三农”问题与中国农地制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2 武剑;;农地市场流转管理机制的构建——以法国土地治理和乡村建设组织为鉴[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3 梁启学;钱昱如;聂璐;;城乡统筹试验区土地流转的经验·问题与建议——基于重庆市忠县的调研[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4 黄延廷;;我国自由农地流转的困惑·分析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5 李亚锋;;《资本论》对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王麒麟;根锁;鬼木俊次;;土地租赁行为的数理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6期
7 杨玉熹;论物权法定主义[J];比较法研究;2002年01期
8 李楠;黑龙江省东部垦区土地契约的经济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3期
9 张捍东;谢育敏;;试论农地征用中的农民权益保障[J];长白学刊;2006年04期
10 刘刚;王辉;;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性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焯和;;美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及其分析[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周加来;黄益新;;基于产权效率的农地制度问题商榷[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许建明;;两岸农业合作中的土地问题与土地配置方式选择——以闽台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袁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方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的绩效评价[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鹏;张安录;;永佃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志成;;村委会与农村土地管理[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英辉;;我省农村土地渐进性市场化流转的理论与实证分析[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钟太洋;黄贤金;;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A];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2004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萍;农村土地流转:基于现代经济学范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5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6 俞海;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7 汪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刁怀宏;双层经营体制的农地产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徐旭;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制度实证研究与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王建华;人口流动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宏武;广州市花都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明文安;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赵艳波;黑龙江省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周燕南;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优化与创新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小花;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冬;铁岭市农村土地利用与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胡仕琴;农村土地证券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余保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雄华;王世新;刘武;雷春;;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典型区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2 张文秀,李冬梅,邢殊媛,张颖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韩丽娟;;供求视角和内生金融与农村金融改革[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5 杨桂桐;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法[J];化工矿山技术;1995年01期
6 陈翠芳,娄策群,朱青;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8期
7 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8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9 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市场深化中民间金融业的兴起——以浙江路桥城市信用社为例[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10 谭淑豪,曲福田,黄贤金;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土地保护政策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乃基,韩启放;高技术风险根源分析──兼论高技术特征间的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S2期
2 江凯;鄢斗;于明;丁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征、风险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5期
3 赵丽虹,赵宗庆;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于桂英;;浅议企业集团纳税筹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7期
5 肖良;唐旭辉;;四川乡镇债务:特征 风险 对策[J];农村经济;2006年02期
6 罗放华;任华南;;企业知识资本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4期
7 彭正辉;;网络财务信息系统的风险与控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郑宝卿;;试论施工索赔的特征[J];水利水电施工;1996年01期
9 张滟;;浅析创业时期的企业家特征[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8期
10 胡小云;;浅议审计风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科;;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孙红霞;;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兰云龙;王海龙;刘睿;;黄河上游水资源量计算评价[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南;;水乡绍兴的水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对策初探[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5 张繁荣;;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探索[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贺玲;田晓飞;;华北中部沙尘暴的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严立冬;崔元锋;孟慧君;;论生态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8 滕怡群;;现代学报系统的构成与特性[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9 胡玉玲;顾晶;康建鹏;何玉娟;;2005-2008年江苏省大风事实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岳东阳;;城乡交通一体化初探[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谁违规接待谁自己掏腰包[N];中国国防报;2003年
2 新华社记者 李永文 记者 齐中熙 常志鹏;2003开县岁末大搜救[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郭双年;见义勇为者沿街乞讨的启示[N];咸阳日报;2008年
4 开县农业局;再铸开县农业新辉煌[N];农民日报;2003年
5 刘 辉;开县法院六千六百件纠纷解决在家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蔡文玉;稳住“半壁河山”[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罗成友;民主政治是执政的基础[N];重庆日报;2004年
8 廖柏翠 彭世祥 李军;重庆市开县政协参政议政抓住关键[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记者 方春光 方有成;开县梁平暴雨倾盆[N];重庆商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霍朗;“开县井喷”周年祭:中石油支付代价至少3.1亿元[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宜;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2 陈志宏;资产证券化财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罗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卉珏;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彭里;重庆市畜禽粪便的土壤适宜负荷量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赵一夫;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唐永军;中国白领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胡志;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10 曹毅;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景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罗江林;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冯杰;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谭秋霞;一人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孔繁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收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睿;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其监管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何光宇;我国电子银行风险和监管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赵军平;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司艳春;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吴惠金;股权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9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3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