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有效市场失效、金融危机与中央银行功能

发布时间:2018-05-05 20:45

  本文选题:有效市场 + 金融危机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2年07期


【摘要】: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范式引申的金融市场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有效率的,银行或中央银行无关紧要。然而,一旦有效市场失效,金融体系的内在机制不稳定,很容易造成破坏性的信贷膨胀——紧缩周期,此时中央银行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正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以及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中央银行本身又成为市场不稳定的来源。从有效市场失效角度分析金融市场不完全、金融危机和中央银行政策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时还要重新定位中央银行的功能,应着眼于金融系统信贷过程中产生的债务管理,避免出现无法偿还的债务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稳定。
[Abstract]:The financial market theory extended by the Haro Debroux general equilibrium paradigm holds that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efficient and the bank or the central bank is insignificant. However, once the effective market fails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unstable, it is very easy to cause a destructive credit expansion - the contraction cycle,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central bank is very necessary. Because of the incomplete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opportunism of the economic subject, the central bank itself has become the source of the market instability. The analysis of the incomplete financial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ive market fail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central bank policy is to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capital market. To relocate the functions of the central bank, we should focus on the debt management produced in the financial system's credit process and avoid the unrepayable debt crisi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hieve price stability and financial market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QL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09YJA79008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1JJD790004)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3.9;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吴迪;赵全宇;;金融危机背景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7期

2 任力;;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J];海派经济学;2009年05期

3 徐洪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9年12期

4 马腾;;论金融危机救援中私人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功能[J];上海金融;2009年07期

5 刘广伟;;金融危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J];金融经济;2011年10期

6 任康钰;;次贷危机以来中央银行的作为——对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考察和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7 刘广伟;;系统风险、宏观审慎与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J];西南金融;2011年05期

8 任力;;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梁薇薇;刘广伟;;后危机时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10 黄立人;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和衰亡[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秀贞;;青岛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与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岐山;;浅谈金融危机对碳酸镁市场的影响[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4 谢石生;;金融危机下广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毕研勤;;我国制造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孙涛;;应对金融危机应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关景灵;;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研究[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焱;巴西“内外并重”应对金融危机[N];中国贸易报;2009年

2 宋洁云 冯俊扬;阿根迁经济仍未拆除“危机炸弹”[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蒋骢骁;该来的早晚会来,迪拜给你讲故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勤;金融危机冲击东盟经济[N];国际商报;2009年

5 王丕屹;美国经济复苏路漫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驻智利使馆经商处 苏建国;救经济到底是剂量不够还是药方不对?[N];国际商报;2009年

7 华富嘉洛证券 梁家明;金融危机颠覆“有效市场假说”[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陈程;美联储内讧 金融危机隐现恶性循环征兆[N];中国经营报;2009年

9 ;金融危机的真实根源和化解之道[N];中国财经报;2009年

10 ;经济渐渐平稳,美联储救市想悄悄“撤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3 龚秀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四川大学;2005年

4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5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赵福浩;美国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9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温俞超;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东;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10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9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49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2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