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非对称性与惰性区域的识别和检验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 + 通胀缺口 ; 参考:《管理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在对货币当局政策偏好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更为一般的货币政策反应模型,用于识别名义利率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非线性和非对称调整特征以及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变化的惰性属性。采用7天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代理变量,对上述货币政策反应模型进行广义矩估计,并对参数进行约束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整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即当通货膨胀率在目标通货膨胀率的较小范围内波动时,利率并未针对通货膨胀与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做出调整,而当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的偏离(即通胀缺口)超过惰性区域时,货币当局开始针对通胀缺口调整利率,并且随着通胀缺口的增大,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调整特征。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onetary authority's policy preference, a more general monetary policy response model is constructed. It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nonlinear and asymmetric adjus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nominal interest rate on inflation gap and output gap, as well as the inert property of monetary policy to inflation and output change. Using the weighted average interest rate of 7-day interbank offered rate as the proxy variable of nominal interest rate, the generalized moment estimation of the above monetary policy response model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nstraint test of the parameter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to inflation is clearly inert, that is, when the inflation rate fluctuates within a relatively small range of the target inflation rate, Interest rates are not adjusted for deviations between inflation and target inflation rates, and when the deviation between inflation rate and target inflation rate (that is, inflation gap) exceeds the inert zone, the monetary authority begins to adjust interest rates for the inflation gap. With the increase of inflation gap, interest rate response to inflation is more and more strong, and there is obvious nonlinear adjustment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农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105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06,10BJL041)~~
【分类号】:F224;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绍基;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2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3 陆军,钟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4 张屹山;张代强;;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5 郑挺国;刘金全;;区制转移形式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6 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7 卞志村;;泰勒规则的实证问题及在中国的检验[J];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8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杨国中;姜再勇;刘宁;;非线性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9 王建国;;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许先普;;通货膨胀目标制宜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吗?——基于弹性目标规则分析框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适度性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余元全;;资产价格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兼论当前高物价的根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朱睿博;;从货币供应量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宋亚荣;;浅谈企业集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3期
7 夏新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8 赵进文,高辉;中国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模型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9 王雪标,王晓婷;我国失业—利率敏感性分析——一种卡尔曼滤波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10 齐鹰飞;;新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一个基本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烨;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晓静;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孙音;流动性过剩、最优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与冲击响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颖;中国物价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贺铟璇;国际协调框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搏;我国货物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莉;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诗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2 刘鸿杰;马克思与萨缪尔森总量货币理论比较与启示[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1年
3 刘莉;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龙林庚;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相关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屈玲;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胡选龙;中国股市泡沫度的计量方法与治理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宇欣;A股平均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徐凡;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吕小锋;利率规则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俊芳;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的传导渠道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小涓;中国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和提升比重[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2 徐剑刚,唐国兴;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间的隐藏协整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杨绍基;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4 李维刚;泰勒规则、联储货币政策及我国货币调控问题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5 李琼;王志伟;;泰勒规则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94-2006的实证检验[J];经济科学;2009年02期
6 赵进文;高辉;;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4年S1期
7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8 谢多;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9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10 陆军,钟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靖;;中国扩展泰勒规则及金融状况指数构建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伍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3 徐仲昆;;通货膨胀基本结构及其货币政策调控反思[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4 杨湘波;李建军;袁乐平;;我国物价波动的内生机制分析——基于产出缺口的角度[J];调研世界;2011年07期
5 寇明婷;卢新生;;SVAR模型框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与股票价格波动——基于1998~2010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杨国中;李宏瑾;;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J];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7 王培哲;欧阳丽;;基于微观视角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选择——动态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8 吕林;蒋成林;;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管怀鎏;;我国总量均衡区间的实际估算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庞菁菁;石柱鲜;;中国股市波动与货币和利率关联性实证检验[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茜;货币政策操作微调或成房市镇静剂[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张雁;经济增长仍有高位运行的实体基础[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康怡 孙健芳;最大风险来自就业“保八”还看下半年[N];经济观察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组;“止跌-复苏”进程中须规避六大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问诊“无就业复苏”[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许江山;美国就业前景:拨云见日或回光返照[N];期货日报;2010年
7 记者 袁蓉君;工资上涨并未推高中国通胀[N];金融时报;2010年
8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经济学博士 黄志龙;五个因素造成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谷秀军;物价指数继续回落 拓宽宏观调控空间[N];金融时报;2009年
10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信息中心 左传长;“十二五”我国如何闯过发展转型这一关[N];中国财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许志宏;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与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郭凯;最优利率规则:一般理论与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余元全;资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孔令宽;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释放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赖溟溟;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雷国胜;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D];四川大学;2007年
8 张代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数量规则与价格规则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智文;油价冲击:宏观经济影响与货币政策协调[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梅兰;广东省产出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子博;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李辉;国际因素对中国通胀机制的影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4 张苗;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5 王兴华;我国潜在产出测算及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张婷婷;菲利普斯曲线及在中国的实证检验[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姜梅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贺翠珠;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计方法研究及评价[D];湖南大学;2006年
9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冲;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55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5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