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本文选题:货币与金融统计 + 国际准则 ; 参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摘要】: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是适应国际社会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透明度和国际可比性进而加强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的普遍要求而形成的;它包括数据生产国际准则、数据公布国际准则和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三种类型,并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发展特点;中国在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接轨中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做得还远远不够,应当进一步明确推进国际接轨的目标和措施。
[Abstract]: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 was formed in response to the universal demand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transparency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ability of statistics and thereby strengthen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gulation; it include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data production,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data pub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ata quality, and they show obvious tre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China has made some progr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 but it has not done enough.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objectiv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心;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18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ATJ00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JJ5048)
【分类号】:F831;F8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涤龙,王芳;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及其启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2期
2 聂富强;崔名铠;郭永强;;《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CGMFS2008)》的比较与思考[J];统计研究;2009年09期
3 许涤龙;;统计的国际接轨之我见[J];统计与决策;2007年16期
4 许涤龙;;金融稳健统计监测的国际准则[J];中国统计;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旭光,王良穆,高慧颖;GDDS及其对我国国际金融发展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2 聂富强;崔名铠;;构筑完善的宏观金融市场统计体系[J];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02期
3 聂富强;崔名铠;;金融市场视角下的货币与金融统计——由近期金融统计新国际标准相继出台引发的思考[J];华北金融;2010年01期
4 解静;;宏观审慎诉求之MFS相关规则变化[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5 闫玉震;;北京市金融稳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年11期
6 朱远程;闫玉震;;中国金融稳健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34期
7 胡定军;李举;魏源;;货币金融统计数据报送成本收益问题初探[J];特区经济;2011年05期
8 叶少波;占莉萍;许涤龙;;统计数据生产国际准则的比较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9 聂富强;崔名铠;;国际统计数据质量定义[J];中国统计;2010年04期
10 费世平;;93SNA修订版与CGMFS金融部门分类[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颖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良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2 张兵;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许涤龙,王芳;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及其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S1期
2 杨仲山;何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的修订、影响及启示[J];统计研究;2008年09期
3 才宏远,郭永强;央行金融统计面临的挑战与今后的发展[J];中国金融;2004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晓山;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改变的国际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婉清;;浅析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基于中国货币金融统计与MFS的差距[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2 叶少波;占莉萍;许涤龙;;统计数据生产国际准则的比较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1年15期
3 郭新伟;;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剖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4 解静;;宏观审慎诉求之MFS相关规则变化[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5 邬展霞;王周伟;金小龙;;公允价值:逻辑基础、准则体系与应用效果评析[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6 穆大团;;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环境的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7 贺邦靖;;开创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设新局面[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03期
8 宋康乐;;完善评估准则体系 服务市场经济发展[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03期
9 李小雪;;不断完善评估准则体系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J];中国资产评估;2011年07期
10 高明;;征信体系个人权益保护框架的国际比较研究[J];征信;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义鹃;潘一相;;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计量及其信息披露[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陆文清;;国际接轨后渔政执法档案管理初探[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李家祥;解应龙;;积极推进企业资格认证的国际接轨 为焊接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资质保障[A];2002年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威廉布莱尔;;金融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规则的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徐松梅;;基于成本与收益视角分析《新会计准则》的出台[A];2006年山东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征文[C];2006年
6 郑华;;基于数据世系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敏;;加入WTO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探索[A];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机电安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王合法;;中国华陆工程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实践[A];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9 许温豪;;《数学年刊》走向世界的探索和实践[A];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C];1999年
10 解应龙;;积极推进企业资格认证的国际接轨为焊接生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资质保障[A];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四十周年、中国焊接协会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玉廷:中国支持会计准则全球趋同[N];财会信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雪;财政部就三份国际准则征求国内意见[N];中国会计报;2009年
3 宰飞;谁在践踏“国际准则”?[N];解放日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 何怀宏;不必急于和国际接轨[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与国际接轨 展地方特色[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高鹤;2010年,国际准则“变脸”如何“策变”实务[N];中国会计报;2010年
7 张伟勋;商品条码有助于国际接轨[N];中国贸易报;2004年
8 记者 刘泓波 李兵;严重侵犯国际准则 呼吁尽快绳之以法[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财政部企业司司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 刘玉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大修改及对我国的影响[N];证券时报;2011年
10 财政部会计司 供稿;亚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共商国际准则中国会计地区及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N];中国会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战篪;国际接轨中的A股估值:理念、制度与公司治理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贾建军;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形式协调和实质协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马笑芳;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5 刘长青;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阎利;废旧电器再生利用技术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刘骁;信用信息共享模式与激励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孙曙迎;我国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敏;我国CPI的国际可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张冬梅;试论以国际准则为标准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顾晓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比较研究和博弈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李婷;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5 张月伟;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王昆;处于同国际接轨阶段的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金瑛;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张婷;ERP数据质量评估与改进方法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陈p莒,
本文编号:1856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5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