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4 05:59

  本文选题:银行体系 + 金融创新 ; 参考:《中国金融》2012年16期


【摘要】:正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不断对原有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我国也对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不断进行改革。金融支持逐渐从原先的以银行为中介或者为中心的间接融资向多元化融资发展。在此背景下,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开始得到发展,这为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创造了客观环境。
[Abstract]: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China has continuously reformed the original financial system. Initially formed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o adapt to the financial market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our country also carries on the reform to the origi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Financial support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from bank-mediated or indirect financing to diversified financing. Under this background,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mixed operation began to develop, which created an objec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dow banking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星,彭先展;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0年04期

2 ;影子银行的真身与法镜[J];晚霞;2011年02期

3 刘小兵;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企业;2003年12期

4 岳改枝;;金融创新与金融体制稳定性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连春亮;;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7年12期

6 李扬;殷剑峰;;影子银行体系:创新的源泉,监管的重点[J];中国外汇;2011年16期

7 冷国邦;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8年03期

8 陈申;;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09年22期

9 高晓红,王静;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8期

10 沙守文;新的经济条件下加快金融创新的几个问题[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王旭光;赵传河;孟宪林;张延雷;;加快金融创新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张健;;关于当前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马燕华;梁军;徐军;;金融创新在证券公司发展中的作用[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5 李立新;;金融创新中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谢赤;;证券设计中的风险分担与金融创新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单卫红;;律师面对金融创新的机遇和挑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8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9 朱志斌;;金融创新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聂峰;;上海金融创新试验区建设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 李炎;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N];国际金融报;2000年

2 广东发展银行常务副行长 刘永生;谈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N];金融时报;2003年

3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 张旭波;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再思考[N];证券时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张小乐;推动上海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N];解放日报;2009年

5 何德旭;金融创新的全景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6 蒋笃峰;金融创新讲策略[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贾晶晶;运通公司携手中国企业实现金融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魏淑君 通讯员 崔晓峰 毛国华;加大金融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N];驻马店日报;2010年

9 记者 吴海峰 通讯员 刘爱华;信用建设+金融创新[N];金融时报;2010年

10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 沈小平;加快金融创新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N];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伏安;我国金融创新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学波;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童藤;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鹏;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6 熊国兵;银行业危机——从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7 王锐;银行体系失效与公司债券市场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张桂霞;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段炜;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高新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毕;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德权;论金融创新及其风险控制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胡乃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有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冯健芬;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路探讨[D];暨南大学;2003年

5 南旭光;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及其制度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丁敏;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及预警系统的建立[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李维诺;我国银行体系稳健性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8 黄淑兰;当代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汪慧芳;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林蓉晖;金融创新对银行稳定的若干效应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976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76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