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管制、金融扭曲与投资效率
本文选题:利率管制 + 金融扭曲 ; 参考:《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存在正规与非正规的二元金融体系,二者的利率水平不同,央行的利率管制是导致这种金融扭曲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构建两个部门、两种金融资本的经济模型,得出正规金融市场中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这种扭曲的金融结构,减少非正规金融,并且提高投资效率的结论。我国1986年到2008年的时间序列模型和1995到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此观点,说明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re is a dual financial system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 our country. The interest rate level of the two is different, and the central bank's interest rate control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is financial distortion. By 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 model of two sectors and two kinds of financial capital,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increase of interest rate in the formal financial market can improve the distorted financial structure, reduce the informal finance, and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The time series model from 1986 to 2008 and the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model from 1995 to 2008 confirm this view,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deepen the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0;F83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坤荣,孙文杰;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2 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春林;对加入WTO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志强;李一鸣;;投资、投资效率与投资制度:文献视角的探讨[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3 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4 江春,刘春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新制度金融学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5 王会妙,苗巧刚;金融堵塞与资金逆配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6 冯昕;生命周期、预期利润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财贸研究;2003年02期
7 邱志刚;国外银行微观机制前沿理论研究综述[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鲁开垠,盖翊中;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J];南方金融;2003年09期
9 李贺,安立伟;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北方经贸;2003年12期
10 何娜,赵昕;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3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红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任啸;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3 姚枝仲;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战明华;中国金融深化的绩效与经济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6 杨建林;基于优化方法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周小斌;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卢文鹏;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担保与财政成本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龚玉池;竞争、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高云峰;利率市场化理论及运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春燕;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刘雅丽;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龚澄;中国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及利率和汇率政策协调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4 苏春林;论WTO规则对我国利率形成机制的冲击及改革的支撑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宋飞;基于新金融发展观的利率市场化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杨沁;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7 周向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治理对策[D];湖南大学;2002年
8 齐行黎;对中国实际汇率误置状况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缪旭晖;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约束与安全模式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跟银;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倩;中国金融深化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0年03期
2 谢平;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J];财贸经济;2000年10期
3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4 冉茂盛,张宗益,钟子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6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7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8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9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10 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鹤;孙任萍;;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J];商业经济;2008年08期
2 赵振智;赵建;;通货膨胀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郭晓霞;;住房公积金运作的公平性损失及其改进对策──基于住房公积金运作模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2期
4 郭晓霞;;论利率管制下住房公积金的公平性[J];建筑经济;2010年04期
5 郭晓霞;;论利率管制下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的公平性[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年03期
6 鲁雅萍;欧阳芳;;基于利率决定及影响因素理论的我国利率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葛树伟;;利率变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5期
8 秦江波;于冬梅;;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理论与实证[J];科技与管理;2008年02期
9 赵建;;中国货币增长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传导机制与脉冲响应分析[J];西部金融;2009年09期
10 李宁;胡雅芬;;利率管制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MF)扩展模型[J];经济论坛;2005年2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评论员 商灏;Shibor影响未来中国经济[N];华夏时报;2008年
2 李忠峰;房价下跌谁会哭[N];市场报;2007年
3 杨英杰;应适时转变政府干预型经济发展思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钟华;旧药方难治新病[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王东京;以“前事”为师[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志刚;宏观调控效应的汇率制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少群;中国保险业整体性风险的分析与管理[D];天津大学;2008年
3 李虹檠;多重二元结构与中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倩倩;我国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郭永智;中国金融脆弱性与利率市场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刁志勇;资本结构之债权人选择理论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文琳;中国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刘颖;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邵杰;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7 李勇;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天津大学;2006年
8 屈扬;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王玮瑜;我国货币渠道传导效果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盼盼;汇率和利率关系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6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7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