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验能够改善股民的收益状况吗——基于股民交易记录数据的研究
本文选题:投资经验 + 选股能力 ; 参考:《金融研究》2012年05期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某证券营业厅个体股民的交易记录数据考察了股民的投资经验对其投资收益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的产生途径。利用股民的股龄、累计持有股票数及累计交易股票次数作为投资经验的度量指标,我们发现上述经验指标对于股民的收益状况都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随着经验的增加,股民的投资收益显著上升。而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投资者都是成立的。另一方面,通过对股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考察,我们发现,随着投资经验的增加,股民上述两种能力均有显著地提高。以上结论意味着投资经验通过对股民选股和择时能力的提升改善了股民的投资收益状况。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investors' investment experience on their investment returns and the possible ways to produce this influence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ransaction records of individual shareholders in a Chinese securities sales office. By using the stock age of the stock holder,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shares held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stock trading as a measure of investment experience, we find that the above empirical indicator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return status of the shareholders. With the increase in experience, investors' investment returns have risen significantly. And this conclusion holds true for investor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ages. On the other hand, we fi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investment experience, both of these abilitie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ock selection ability and timing ability of the shareholders. The abov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investment experience improves the investors' investment returns by improving their stock selection and timing 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C790233)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关联、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基于地级市政府换届数据的研究”(项目批准号:71102109)的资助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谭松涛;王亚平;;股民过度交易了么?——基于中国某证券营业厅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2 史永东;李竹薇;陈炜;;中国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东洋;;我国行为金融研究发展、现状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徐龙炳;徐智斌;陆蓉;;IPO股票上市初期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3 祝继高;叶康涛;严冬;;女性董事的风险规避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J];财贸经济;2012年04期
4 郝旭光;郑丽娟;陈颖;;大学生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张东辉;;中国经济理论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J];东岳论丛;2008年01期
6 王辉;;基金管理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一个过度交易的视角[J];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史永东;李竹薇;;我国证券投资者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8期
8 王辉;;基金管理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一个过度交易的视角[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李心丹;肖斌卿;俞红海;宋建华;;家庭金融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陈志娟;郑振龙;马长峰;林苍祥;;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来自台湾股市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广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金融决策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力耘;中国股市“周内效应”的时变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亚楠;过度自信、信息与中国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竹薇;中国证券投资者结构和行为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日清;过度自信与金融市场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景;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股价行为[D];厦门大学;2008年
8 刘肃毅;股市危机及安全网的理论和经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晓婷;我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许波;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与证券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3 蔡秋;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社会资本与个体特征对其投资行为偏差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张洪铭;农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票过度交易实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5 吴健鹏;中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心理特征的实证检验[D];汕头大学;2009年
6 孙清芬;中国股市投资者的过度自信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智;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股票交易量波动[D];湖南大学;2010年
8 涂小刚;证券市场中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颜学湘;基于计算实验金融的证券市场交易机制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10 姬凡;经验对金融分析师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2 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3 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4 徐捷;肖峻;;证券投资基金动量交易行为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5 周琳杰;中国股票市场动量策略赢利性研究[J];世界经济;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贺华;;基于C-L模型的股票型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2 于丽;杜玉林;;中国开放式基金选股和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3 郑彩云;陈晓倩;;我国开放式股票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研究[J];商业经济;2009年06期
4 吴金旺;贾丹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择时选股能力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08年05期
5 张卫;黄亚坤;;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09年13期
6 魏立波;;基于T-M模型的我国开放式基金择时与选股能力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陈东平;卜宁;;我国开放式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尹自永;;牛熊市视角下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和择时能力研究[J];时代金融;2010年01期
9 计志英;上海证券市场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10 杨华蔚;;开放式基金在牛市和熊市阶段选股与择时能力比较研究[J];企业经济;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正义;;人民币升值后的理财策略(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2 黄虹;;美国股票回购对我国投资者的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侯建明;孙克任;李好好;;储蓄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多层次性构造[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物联网突遭疯炒 专家激辩“物联”后市[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茂佳;;论重振我国股市投资者信心[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莉萍;刘德辅;;基于多变量随机模拟的金融风险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严忠;高春津;;一类非线性动态模型的研究(Ⅲ) 投资者行为模型与总投资动态分析(Ⅰ)[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8 应望江;秦慈;缪愫生;曹华叶;黄霞;程红;黎沂鑫;曾鹏;缪佳易;马妙武;;CMOs模式在我国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9 翁世淳;;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袁宁;;一个具有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资产定价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反弹势能积蓄 下半年市场走上平衡路[N];证券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学毅;8月择时难度突增 选股能力出色13只基金成新星[N];证券日报;2011年
3 海通证券 娄静 单开佳 吴先兴;2009年投基策略:等待中长线买入良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王艳伟;震荡市选基金 关注基金经理选股能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海通证券 单开佳;继续筑底 静待介入时机[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徐婧婧;选股能力强的股票型基金受青睐[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谢潞锦;针尖较量麦芒:同一秘籍打天下[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海通证券基金评价小组;重仓股表现不佳 二季度关注选股能力[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东兴证券;选股能力影响基金业绩 权证债券市场涨跌互现[N];通信信息报;2009年
10 吴慧邋周静雅;7月表现略逊境内基金理柏称QFII选股能力优势未显[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啸;证券分析师选股的投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建桥;中国开放式基金市场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唐松莲;机构投资者选股能力及其持股行为的经济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郭建鸾;创业投资基金委托代理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5 罗本德;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邵鹏;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决策行为[D];复旦大学;2007年
7 江成山;基于异质信念的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张明辉;指数化投资理论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9 莫万贵;我国股票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平;考虑下侧风险的资产配置[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郑美玲;中国开放式基金择时选股能力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安丰东;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李厦;沪深两市开放式指数基金绩效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易剑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戴建华;我国基金经理选股、择时能力和个人特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之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袁定;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晓东;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裴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艳梅;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7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7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