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部分国家和地区转口贸易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6-19 19:14

  本文选题:国际贸易 + 转口贸易 ; 参考:《管理现代化》2012年05期


【摘要】:研究世界其他地区的转口贸易模式和经验,对于我国一些省市利用特殊贸易机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从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的经验可以看出,转口贸易优势可能由多种条件决定。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主动利用已有条件和积极创造新条件,将有利于转口贸易发展。
[Abstract]: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to make use of the special trade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by studying the mode and experience of re-export trad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Dubai, we can see that the advantage of entrepot trade may be determined by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natural conditions, economic conditions, social conditions and so on. Active use of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actively creating new conditions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ot trade.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转口贸易优势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47140502)
【分类号】:F832.6;F752.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佩,马利华,陈立群;对我国近年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郑王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与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3 王选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础金融理论问题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3年12期

4 邱东,陈梦根;主体归位、秩序重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个非主流的宏观分析视角[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5 王加丰;西欧中世纪的权利之争与近代人权观的形成[J];世界历史;2003年05期

6 徐鹤森;中世纪法国自治城市的兴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徐台榜;论十字军东征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符松涛;论封建主对西欧中世纪城市产生的影响[J];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9 张天源;;哈耶克货币理论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刘丰收;环境变动与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迁[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军;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2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D];复旦大学;2003年

5 林健;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魏建国;自由与法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选庆;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魏文享;民国时期的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解本政;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丁一平;1953-1966工业移民与洛阳城市的社会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永兰;产权激励——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2 陈佳林;湖南省利用外资的形势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张世军;中部地区城市化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瑛;乡土社会秩序建构中的国家法权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詹绍芬;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赵彬彬;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季小立;中国城市化路径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8 毛晨岚;拜占廷与罗斯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传争;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与对策[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10 徐占春;近代上海转口贸易研究(1843-1941年)[D];西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双喜;戴明华;;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与东北亚港口竞争力的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当伟;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舒洪峰;集装箱港口发展动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薇;上海国际集装箱港口竞争力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灿飞;王俊松;;社会文化联系与香港对外贸易[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2 吴贤骅;;为什么是义乌[J];浙江经济;2011年10期

3 徐蕾;王镨;黄建钢;;舟山:依托贸易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刘一文;;物流网络升级助推重庆出口经济加快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5 刘雪琴;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转口贸易发展对香港经济的影响[J];国际贸易;1996年12期

6 李文臣;;“中国制造”及其带来的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1期

7 李清,吴英,孔德涌,,江应洛;图们江经济区国际贸易的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5年01期

8 郭苏文;孙加虎;;信息水平与经贸方式的选择[J];北方经贸;2005年12期

9 施健夫;;转口贸易简析[J];国际商务研究;1991年06期

10 舒先礼;;中国银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J];国际贸易;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蕾;吴国蔚;;我国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转移的实证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2 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3 李丽;;新的贸易壁垒——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4 叶寒萍;;技术法规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张伟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我国对策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冯佳;;WTO透明度原则的理论新探[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7 卢平;王春和;;我国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8 于津平;;国际贸易新格局与全球贸易治理[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岳云;石宗英;;香港的转口贸易——兼谈大陆农产品输港问题[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欧阳金丽;;电子商务引发国际贸易的变革[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岩;我市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N];珠海特区报;2007年

2 朱品昌;转口贸易难通行 无锡纺织品出口障碍渐多[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李玫 实习生 李婷婷 通讯员 杨春芳;企业瞄准商机“布局”忙[N];深圳商报;2006年

4 杭检;警惕不合格玩具“玩”转口贸易伎俩[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汪席宾 本报记者 刘武;泉州:通过转口贸易寻求解决之道[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6 一林;环境:国际贸易面临的新问题[N];国际商报;2001年

7 徐世文;聚焦国际贸易投资环境[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8 本报通讯员 张劲柏;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应对挑战[N];农民日报;2002年

9 黄玲玲;工程机械国际贸易摩擦风险需防范[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记者 董秋彤;我国企业面临严峻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晓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露西娜;来自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相摂;中国、韩国、加拿大国际贸易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董银果;SPS措施对猪肉贸易的影响及中国遵从方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沈光明;绿色贸易措施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王轶南;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应对非关税壁垒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周燕;国际贸易、R&D溢出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D];厦门大学;2009年

9 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谢非;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度量与规避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秀兰;绿色质量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2 余丽娟;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贸易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晓慧;地方质监部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杜学辉;环境与贸易冲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何会玲;国际贸易中的社会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曾海波;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D];厦门大学;2007年

7 禹军;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赵云英;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融合趋势[D];吉林大学;2004年

9 吴卫锋;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和我国的国际分工政策[D];安徽大学;2005年

10 李季;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对我国对外贸易促进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0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40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c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