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21 10:23

  本文选题:股权激励 + 盈余管理 ; 参考:《经济管理》2012年08期


【摘要】:经理人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利益相容的股权激励失效已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对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利益输送渠道和福利安排的质疑不断。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截止2010年末已由董事会授予股票或期权的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动机和程度的其他因素后,研究股权激励披露日、行权日和出售日前股权激励水平、激励方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披露日以及行权日之前经理人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出售日前则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与盈余管理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正相关,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引发经理人自利的盈余操纵行为,股票期权并非是当前市场环境下最优的股权激励方式,其他公司治理机制未发挥抑制股权激励引发盈余管理的效应。
[Abstract]:The self-interest opportunism behavior of the manager will make the interest compatible stock incentive invalidation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west, the domestic to the stock right incentive becomes the executive interest transmission channel and the welfare arrangement question unceasingly. In this paper, 92 listed companies that have been granted stock or options by board of directors 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measures for Stock incentiv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try out)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using paired sample T tes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fter controlling other factors which affect 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 and degree, the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stock incentive disclosure date, exercise date and pre-sale equity incentive level, incentive mode on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of the company. It is found that managers manage earnings downward on the date of disclosure and before the date of exercise of power, and upward management before the date of sale.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and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incentive level with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ock incentiv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will lead to the self-profit earnings manipulation of managers, and stock option is not the best way of equity incentive in the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 Other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do not play the role of controlling equity incentives to trigger earnings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价值为基础,以战略为导向的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71032005) 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企业管理会计行为研究”(10JJD630005)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淑芳;张晨宇;张超;轩然;;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4期

2 曹军;;股权激励激辩——万科股权激励计划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1期

3 肖淑芳;轩然;张晨宇;;我国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市场反应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3期

4 胡国强;彭家生;;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5 夏宁;;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8年09期

6 李曜;;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特征、应用与证券市场反应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7 崔贝贝;;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基于房地产业的实证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3期

8 赵英林;周在霞;;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经济动机实证研究——以深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J];齐鲁珠坛;2007年02期

9 苏辉;;非审计服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10期

10 胡景桂;吴小娟;;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盛明泉;王烨;;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计划选择——基于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后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爱东;陈林荣;;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监督——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雷振林;;浅析企业工资分配管理的激励方式[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4 宋力;张玉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游家兴;罗胜强;;门槛与棘轮双重效应、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6 王泽霞;牟辉;林黎亮;;制衡型股权结构抑制盈余管理有效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李丽君;黄小原;;签约问题中固定支付和适当比例分担激励方式的应用[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姚宏;;信息结构、风险偏好与盈余操纵行为——一次实验研究的结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9 陈志松;丁可;王慧敏;陈军飞;;基于心理契约的劳资博弈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龚红;付强;;基金管理费激励契约对基金经理努力程度与风险选择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霍星辰;聚焦股权激励计划[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建军;中粮地产终止股权激励计划[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记者 雷中校 潘建;万科再启股权激励计划 行权年复合增长率需超20%[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刘巧玲;名流置业重启股权激励计划[N];证券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冰凝;万科内部暗示:王石想变慢[N];华夏时报;2010年

6 宋振庆;万科踩刹[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张劲松;2009薪情起伏[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晓云;万科的“胡萝卜”[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9 谢飞君;清理“评比表彰”光减数量还不够[N];南通日报;2011年

10 李振华;地产治平无事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俞春江;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关系经验检验[D];厦门大学;2008年

2 邱月华;会计制度变迁、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D];厦门大学;2008年

3 秦耀林;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段春明;高管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D];暨南大学;2009年

5 于竹丽;上市公司半年报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7 陶凤鸣;东道国员工选拔、激励方式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颜志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樊蓓姣;中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审计委员会对家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吴小娟;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3 何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宋秀超;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曾繁;房地产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7 孙朋远;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翟晓彬;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与配股定价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戴继东;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苗;终极控制权下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8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48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