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压力指数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7 15:52

  本文选题:金融压力 + 指数构建 ; 参考:《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摘要】:金融压力指数能较好地实时反映一国金融体系承受风险的压力状况,帮助决策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及时准确地前瞻性评估潜在风险来临时可能承受的金融压力水平。根据各市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程度,利用CDF-信用加总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包括银行、股票、外汇、保险四大市场的我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模型体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压力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往往伴随着高的金融压力;我国金融压力主要来自于银行部门,随着近年来我国银行治理水平提高和资本市场发展,银行部门压力指数正缓慢下降,股票市场压力却逐渐上升;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压力指数长期保持在低位运行。有效性检验表明,来自我国FSI的冲击在滞后6个季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
[Abstract]:The financial stress index can reflect the risk stress of a country's financial system in real time, and help the decision makers and market participants to evaluate the financial pressure level when the potential risk comes in time and accurately.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each market on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this paper uses CDF- credit sum weigh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constructs the financial pressure index measurement model system of four markets, including bank, stock, foreign exchange and insurance.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pressure in China are obvious. Whe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ccurs,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high financial pressure, which mainly comes from the banking secto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bank gover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sure index of banking sector is decreasing slowly, but the pressure of stock market is gradually rising, and the pressure index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insurance market has been kept low for a long time. The validity test shows that the impact from FSI in China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cro economy in six quarter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3028,70903013) 东南大学重大科学研究引导基金资助项目(SKYD20110006)
【分类号】:F83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福梅;;系统性银行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有效吗?——基于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1980-2007)[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2 易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3 沈悦;闵亮;;基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的货币危机界定与识别[J];上海金融;2007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朝胜;股市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旺;钟正生;;基于MS-AR模型的中国金融脱媒趋势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2 宋旺;钟正生;;中国金融脱媒度量及国际比较[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3 姜凌;王晓辉;;全球失衡原因:基于“恒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与国际分工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4 胡援成;康鸿;;主权债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基于新兴市场国家数据的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6期

5 李放;;金融脱媒、融资结构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的经验证据[J];海南金融;2012年10期

6 罗书章;;金融监管制度演变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年03期

7 鲍金红;陆文哲;;中部六省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研究——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J];理论月刊;2013年07期

8 熊德平;孙佳;;中国金融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视角的省级面板数据GMM估计[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9 彭凯;向宇;;我国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困难和对策[J];西南金融;2010年06期

10 李晓峰;陈萍;叶文娱;;外汇市场压力的文献回顾与思考[J];西南金融;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帆;;国际金融危机的多维反思与中国的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谢亚;;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关系[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孙玮;王九云;;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金融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书斌;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蒋水冰;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晓辉;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闫海洲;转型期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孔庆辉;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赵杨;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吴泰岳;我国金融结构演进及投资者、企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萍;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1年

3 梁垂芳;金融脱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董健;基于混沌理论分析的我国股市泡沫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孙付;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陈琼宇;我国宏观信贷管理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丹阳;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英;金融危机传染效应及其诱因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任秋蓉;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叶盛;基于市盈率、市净率的上证指数风险度量与预警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扬;;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J];当代财经;2009年01期

2 吴微,陈维强,刘波;用BP神经网络预测股票市场涨跌[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易正俊;宏观经济预警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4 刘传哲,张丽哲;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及其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1999年05期

5 黄继鸿,雷战波,凌超;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6 侯木舟,韩旭里;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在股市预测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7 董小君;美国金融预警制度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4期

8 高辉清;我国股市的经济预警作用[J];中国市场;1996年08期

9 顾海兵;经济预警新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01期

10 何基报,茆诗松;影响新兴股市的多因素模型及与中国股市的比较[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思峰;季平;陈可嘉;;经济波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与指标时差关系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飞翔;潘国亮;占纪文;范水生;;省域农业竞争力测度模型构建与综合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3 朱超;;中国货币错配总体测度:方法、数据与评估[J];财经研究;2007年09期

4 朱超;;货币错配:一种新的测度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5 王细芳;;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国内交易成本测度[J];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6 郭韧;丰吉闯;;知识溢出的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7 赵华;彭博;张鼎祖;;财务风险约束下的财务可持续增长测度模型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杨莹;于渤;吴伟伟;;技术学习率的双因素测度模型研究[J];软科学;2010年07期

9 王让;李欣;;中国省域知识竞争力测度与提升政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08期

10 王海珍;黄明凤;;兵团农业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平;陈琳;;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模型研究[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廖邦固;;社会/居住空间分异测度模型研究进展[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戴爱明;;基于熵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测度模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4 杨加猛;张智光;;基于LBCT四维演变的林业产业链测度模型[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邓晓玲;张绍良;胡璐;;农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影响及其测度模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雪荣;;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测度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郭效德;李凤生;张丽荣;闫光红;刘所恩;翟利莉;;密度对颗粒粘结高燃速推进剂压力指数的影响研究[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方志耕;;产业经济发展动能及其测度模型研究[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覃勤;;南方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以桃源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功;梦境提示压力指数[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 吴云凤;北京潜在购房者:压力指数达11.37[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中秋;有近八成的白领网民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CIO践行绿色IT的十大压力源[N];网络世界;2008年

5 乔纳森·安德森;全球性农产品危机并没有来临[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世纪证券 万文宇;新股下跌释放压力指数窄幅震荡整理[N];证券时报;2008年

7 刘永艳;购房:“压”着你了吗[N];经济视点报;2005年

8 中信证券;年内货币信贷紧缩调控可能性较大[N];证券时报;2007年

9 杜映;郑棉中期跌势未改[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10 杜映;次债危机加剧 影响郑棉回调[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琳;证券市场下方风险测度模型及市场风险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勇;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袁胜军;信息资源视角的客户忠诚模型与管理体系构建[D];同济大学;2007年

4 陈丹;产业技术创新传导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谦;ERP工程中信息平台与管理平台匹配理论及能力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尹瑞强;企业与员工目标协同性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洁;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10 孙立成;区域食物—能源—经济—环境—人口(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璇;协同知识结构序化测度模型及演化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铮;高斯模式在滨海核电厂址的有效性检验[D];中北大学;2005年

3 张岩岩;B2C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测度模型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华;CAPM在沪深股市的有效性检验及两市联动性的统计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5 石赛男;股票技术分析中MACD指标的有效性检验[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林鑫;股票期权投资的VaR风险测度模型[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丁振松;从突发事件看中国股市的有效性[D];山东大学;2012年

8 姜昆;房地产市场泡沫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孟令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俞清仙;权证创设机制有效性检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4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74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7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