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竞争战略、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6-28 16:48

  本文选题:竞争战略 + 技术效率 ; 参考:《经济经纬》2012年05期


【摘要】:笔者基于283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识别出上市公司低成本和差异化这两种竞争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竞争战略、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与技术效率、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短期内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技术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成本战略通过技术效率作用于公司绩效的传导机制作用显著,而差异化战略是否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改进公司绩效的机制未得到证实。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83 listed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6, the author uses factor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low cost and differential 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cost strateg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short term.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low cost strateg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rough technical efficiency. But the mechanism of whether th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improves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by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has not been proved.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1AGL001)
【分类号】:F224;F425;F832.51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楼永;企业多元化:基于能力理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宏杰;市场导向决定因子、产出因子及共变量的研究:中国市场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纯洪;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朱廷柏;企业联盟内的组织间学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秒;高技术企业成长内部要素及其集合的动态转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郑景丽;企业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赵望新;对TTX公司实施战略联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贾云昆;客户关系导向的企业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进军;湖北盐业改制重组战略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闫德志;企业智力资本审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2 林青松,李实;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J];经济研究;1996年07期

3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4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5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6 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7 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8 曾凡琴;霍国庆;;“夹在中间悖论”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3期

9 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5期

10 施东晖;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绩效表现[J];世界经济;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熠;王先甲;;基于DEA模型的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7期

2 黄璐;李春红;张超;;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3 黄森;蒲勇健;;基于三阶段Malmquist模型的我国服务业效率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涂斌;;基于DEA-Tobit模型的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5 朱帆;余成群;曾嵘;许少云;;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户生产效率分析及改进方案——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农户微观数据[J];经济地理;2011年07期

6 李泉;;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中国五大港口群绩效分析[J];水运管理;2011年07期

7 苏志平;顾平;;基于C~2R和C~2GS~2模型的省域旅游业绩效评价[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耿卫;;基于五力模型的我国电信3G业务竞争力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S1期

9 熊正德;詹斌;林雪;;基于DEA和Logit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J];系统工程;2011年06期

10 孙荣;吴天微;;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沪深300指数变动[J];财会月刊;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聂锐;;公司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能源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宁;;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葛虹;黄yN;;基于分段参数型DEA前沿面的投入—产出型技术效率[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婷婷;于金娜;;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生产效率研究[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5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陶红军;冯中朝;;湖北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赵秀娟;汪寿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运行效率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雷明;赵欣娜;;环境约束下的中国能效动态Malmquist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余典范;;自主研发、技术溢出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Panel data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光;上市公司违约率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徐琼;基于技术效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娄峥嵘;我国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史君卿;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涂正革;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范丽霞;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张永霞;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杨文举;适宜技术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9 葛虹;支撑面板数据下的生产函数及生产绩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许海萍;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边瑞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千玉坤;荒漠化草原牧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李春友;中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效率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谷金花;湖南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毕芳芳;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李芸;基于DEA对我国寿险公司效率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吴改;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李发勇;基于定向技术距离 函数的技术效率测算及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宇石;中国保险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徐阳发;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8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78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