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货币 + 通货膨胀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2年10期
【摘要】:文章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框架下,运用福利三角形估算法、货币效用模型和购物时间模型分别对中国1992~2010年的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了经验估计,并将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下,我国10%的通货膨胀率对应的福利成本约1.3%。文章认为一般均衡下的货币效用模型和购物时间模型虽然引入了货币需求变量,但是由于没有真正把握货币功能的实质,所以导致模型的优势并不明显,需要在对货币功能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析。
[Abstract]:Under the framework of partial equilibrium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welfare cost of inflation in China from 1992 to 2010 by using the welfare triangle estimation method, the monetary utility model and the shopping time mode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welfare cost corresponding to the 10% inflation rate is about 1.3% under the low inflation rate. 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money utility model and the shopping time model under general equilibrium have introduced the money demand variable, but because they have not really grasped the essence of the money function, the advantage of the model is not obviou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welfare cost of inflation more accurately on the basis of deep thinking on monetary function.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1013)
【分类号】:F224;F8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龚六堂,邹恒甫,叶海云;通货膨胀与社会福利损失[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2 谢赤;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影响的理论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3 于栋;闫庆悦;霍凌汉;;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再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4 陈彦斌;马莉莉;;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5 陈昆亭;郑文风;;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太明;逄博;张彦波;;中国通货膨胀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8期
2 盛逖;;总供给效率不高对我国物价稳定的冲击及对策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3 陈享光;刘霄;;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4 陈享光;赵英杰;;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7期
5 刘金全;郑挺国;隋建利;;我国通货膨胀率均值过程和波动过程中的双长记忆性度量与统计检验[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6 王珏;宋文飞;韩先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储丽琴;;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8 于栋;闫庆悦;霍凌汉;;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再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9 陈彦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10 陈彦斌;唐诗磊;李杜;;货币供应量能预测中国通货膨胀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颖;中国物价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景睿;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姜梅华;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阎虎勤;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一种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9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贺水金;由乱至治[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冠宇;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2 王睿;我国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长江;我国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4 张新东;论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5 徐菁;中国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陈俊君;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7 雷存俊;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蔡万旭;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黄怡;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路兴;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损失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龚六堂,邹恒甫,叶海云;通货膨胀与社会福利损失[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2 陈利平;;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消费攀比[J];经济学(季刊);2003年02期
3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陈彦斌;马莉莉;;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5 陈彦斌;周业安;;中国商业周期的福利成本[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梅波;吕朝凤;;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边际分析[J];世界经济;2011年06期
2 杨溢;;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3 刘霞;;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费雪效应检验[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4 胡爱华;;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效应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5 毛涓;;虚拟经济货币流通速度具有货币政策指示器功能吗?——基于我国2006-2010年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6 魏蓉蓉;崔超;;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6~2010年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9期
7 王国松;;股价与通胀、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国外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8 钟伟;张巍;;股票收益率与通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9 朱映凤;傅强;袁晨;;中国通货膨胀门限值的实证检验[J];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10 周景彤;辛本胜;;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因吗[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德春;林丽;张长征;;基于物流成本视角下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徐晖;;我国寿险增长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小河;王伽伯;黄璐琦;陈士林;王文全;赵润怀;龙兴超;张学儒;肖培根;;基于“药粮价比”的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商建[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任芳;1月份通货膨胀率将低于2.4%[N];中俄经贸时报;2010年
2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红春;我们更应该关心就业指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成露;期盼为百姓代言的“平民专家”多起来[N];工人日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摩根大通: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构成通胀压力[N];证券时报;2010年
5 曲哲涵;一行三会:“低碳金融”将成下阶段新的“兴奋点”[N];经理日报;2009年
6 王立伟;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避免经济增长率短期急速上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岳振;中国或成危机的最大赢家[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宋华;失业率和通胀率均为4%[N];深圳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沈强;现在进入“下半年时间”[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彭航海;中国将保持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N];湘潭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子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及其福利成本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陈广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韩青;中国开放经济实体周期波动及其传导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文静;我国费雪效应的非参数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景睿;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张搏;我国货物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侯乃X;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红强;基于小波分析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君;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2 吕战岭;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差异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郭江宁;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捷;货币结构变化和宏观经济变化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秀钢;基于长记忆过程的中国通胀率与通胀不确定性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潘方卉;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与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燕敏;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及其修正[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郭鑫;中国通货膨胀率与股市收益率的相关性[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0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0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