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融资研究
本文选题:专业化中小银行 + 小微企业 ; 参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摘要】:在银行业主导的融资体系下,综合性大银行的信贷歧视和专业化中小银行发展的滞后,是我国小微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理论研究认为银行业结构的分散化,有助于广大中小银行通过专业化发展优势与小微企业形成稳定的关系型融资。美国社区银行和我国城商行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都表明加快专业化中小银行的发展步伐,对于缓解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关注中小银行专业化发展的思路,是因为其不仅有助于合理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利用关系型借贷改善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专业化中小银行的发展还能够促进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分散化,增强银行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金融创新水平,有效防范融资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Abstract]:Under the financing system dominated by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credit discrimination of the large comprehensive banks and the la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iz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th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theoretical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banking structure will help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to form stable relational financing through the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American community banks and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banks, as well as a seri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issu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ll indicate that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should be accelerate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financing dilemma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W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thinking of the 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because it not only helps to guide and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private lending reasonably, but also improves the external financing environ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by using relational loans. In the longer term, it is also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xternal financing environ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can also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banking structure,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level of banks, and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the systemic risks of the financing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5566GK)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金融保障体系研究》(批准号码10AJL005)的资助
【分类号】:F832.3;F2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丽萍;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兼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2 刘敏;丁德科;;创新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模式的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8期
3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4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5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6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7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8 李俊江;范思琦;;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风险投资的关系——美国小企业的经验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9 周宗安;张秀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描述与对策选择[J];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10 陈涵;;中小企业信托融资模式问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萧芍芳,王莲;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胡杨成,李晓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庄胡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方伶俐,李文芳,王雅鹏;浅谈我国农村民间借贷[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8 罗丙能,汪普庆;浅析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9 杨静;石成华;姜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民营经济大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10 蒋满霖;王茂荣;;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匿名;;融资制度演化与我国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卞敏;;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立佳;;我国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方式效率研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陈晓红;张琦;;县域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特征及信贷风险控制——基于湖南省长沙县调研数据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7 郭田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构建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罗正英;吴昊;余莹莹;;企业家异质性特征对信贷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非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的检验[A];会计准则发展——第六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晓华;;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战略的启示[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孙健;辛然;;制度变迁与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晓东;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7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湛;中国企业债务结构和债务工具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钢;准金融控股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破产风险控制与处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殷志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小专;基于认知偏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杰;中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勇;山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婷;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磊;庄河中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宋德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然吉;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漆南;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楼远;;应收账款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另一途径[J];财经论丛;2007年02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课题组;西方七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11期
3 陈佳贵,吴俊;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对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4 张继彤;蒋伏心;;基于时间、空间与产业维度的中小企业政策探索[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5 方松泉;刘志超;;基于博弈论的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3期
6 缪小星;美国小企业创业成长环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陈六傅;刘厚俊;;国际资本流动的卢卡斯悖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年03期
8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9 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10 马毅;;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渠道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雯,周春鹏;人力资本确认与企业融资结构演进[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2 幸宇;破产机制不能有效约束国企经理的原因剖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宁;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向军;;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分析[J];经济师;2007年01期
5 潘龙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负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8期
6 姜学军,刘岩;对我国融资结构的思考[J];中国金融;1998年06期
7 王道达;铁路建设融资结构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9年05期
8 肖延兵;ABS的融资结构及其风险分散功能研究[J];南方经济;2001年12期
9 柳明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分析[J];黑龙江金融;2001年10期
10 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娟;李明辉;;审计师选择、信号传递和融资结构调整速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微巍;郭世东;;伊春市经济转型中产业升级与融资结构关系实证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张正华;王宇;;基于四类融资结构划分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特征研究[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4 范双成;;高速公路企业融资结构分析与融资方式的选择[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5 游经元;;高速铁路融资结构分析模型研究[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6 钟田丽;贾秋莹;蒋永敏;;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陈元欣;王健;;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结构、方式及其制约因素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曹裕;陈晓红;万光羽;;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沈维涛;;从股权融资偏好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关联性[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尉纲;曾国平;;基于公司融资结构的经理人的行为预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 巴曙松;中国社会融资结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潘圣韬;8月A股增发融资额创28个月新低[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李倩;有效解决融资结构严重失衡[N];金融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小亮;银行业面临融资结构快速调整挑战[N];南方日报;2008年
5 记者 雷和平 通讯员 王玮;在优化融资结构上下功夫[N];金融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肖言;电力业:融资结构、采购计划有待完善[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记者 吴进宇 曹阳;北京:贷款投放向常态回归 融资结构有所优化[N];金融时报;2010年
8 实习生 叶龙招;改善融资结构“短板” 该出手时就出手[N];中国商报;2011年
9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 陈宁远;融资结构革命的先兆[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元端;略谈融资结构的多元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行为公司金融视角下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程书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陈洪波;融资结构与财务(金融)危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沈维涛;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陈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李红霞;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刘彤;基于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刘淑莲;企业融资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9 郑江绥;控制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D];西北大学;2003年
10 王玉荣;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屏;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效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2 王学勤;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杨喜瑞;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结构的实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会芹;我国乡镇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与思考[D];重庆大学;2003年
5 杨克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行为及效率的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6 陈治川;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周少波;金融压制与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8 蒋小兴;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段忠东;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制度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孙纲;论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05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0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