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柜员激励问题研究
[Abstract]:As a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ompete with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alent competition. However,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as a strong color, and has been in the market of insufficient competi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concep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traditional, and the management method is poor. The difference of sala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level. Promotion is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teller, and no good incentive mechanism has been established. Only by perfecting and innovat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we fully mobilize the working enthusiasm of the teller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service level, help them retain talent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Finally,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stand out, occupy the market.
【作者单位】: 太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分类号】:F832.35;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怡;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探讨[J];福建金融;2001年12期
2 潘美芬;论农村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保全的途径[J];桂海论丛;2001年04期
3 李效平,杨映平,孙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金融;2001年01期
4 尹明勇,张美玉;农村信用社经济案件高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5 杨成林,陈林中;农村信用社盘活不良贷款难在哪里?[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6 班克荣;广西农村信用社员工持证上岗考试[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7 李平;对如何增加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8 罗祖喜,罗海英;如何写好农村信用社监管报告[J];广西金融研究;2001年12期
9 顾功群,徐慧春;如何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亏损问题[J];黑龙江金融;2001年10期
10 盛小平,冯军来;落实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责任制浅谈[J];黑龙江金融;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武岗;黎咸龙;;关于农信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兼谈华容县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经验[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宿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论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5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朝进;;试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庞跃庆;尚修国;;城郊农村信用社经营战略浅析[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新芳;支持不干预 到位不越位 负责不包办[N];金融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苏丽霞;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N];金融时报;2005年
3 王占北;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探析 兼论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N];金融时报;2005年
4 ;努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N];金融时报;2005年
5 马毅 杨老榜;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有“五盼”[N];金融时报;2005年
6 王瑞莲;农村信用社支农要实现两个转变[N];金融时报;2005年
7 郭保民;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热中的冷思考[N];金融时报;2005年
8 江海生 胡俊明 吴海峰;农信社要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N];金融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俞文勤;稳步推进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N];江苏经济报;2002年
10 王国力;农信社如何明晰产权关系[N];江苏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许国玉;苏北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何勇;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沙沙;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张洪刚;农村信用社产品开发与创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雷平;地方政府与农村信用社战略合作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黄建;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鸿生;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孙丰山;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吴文森;福建省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9 邵胜会;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张雅莲;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法人治理结构[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1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2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