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再检验

发布时间:2018-07-14 14:18
【摘要】: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检验上市公司折旧政策选择与盈余反应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做出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盈余反应系数和折旧费率之间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样本中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资本市场存在着功能锁定现象,而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样本中则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资本市场能够在调整上市公司折旧政策横截面差异的基础上对其会计盈余做出定价。因此,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完善,从而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变迁。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this paper tes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preciation policy choice and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 and depreciation rate in the sample before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apital market has the phenomenon of functional locking.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sample after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apital market can price the accounting earnings of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basis of adjusting the cross-sectional differences of depreciation policie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promotes the perfection of capital market and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efficiency changes of capital marke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林利英,吴宜勇,李来儿;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现状及展望[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3 马芸,刘斌;会计报表粉饰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来自沪市1999-2000年报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04年02期

4 干胜道;钟朝宏;田艳;;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5 陈国辉,赵春光;上市公司选择股利政策动因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5期

6 王志台;上海股市盈余持续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0年05期

7 万良勇,饶静;会计信息管制的二元逻辑框架探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4期

8 向凯;我国配股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20期

9 林钟高 ,韩立军;信息披露形式与财务报告改革[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年06期

10 夏立军;从有效市场理论看我国的配股规定[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爱东;王慧;;审计诚信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理论框架的提出[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王雄元;;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和被管制者导向的会计管制——来自美国经济管制的启示[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迪晶;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窦晴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赵迎琳;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0年

4 李文军;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与实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王兰军;中国股票市场功能演进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7 林朝华;利润操纵的市场反应检验[D];厦门大学;2002年

8 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丹;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资本市场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徐旭初;股指期货的国际比较研究——模型、实证及中国课题[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四喜;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2 王赣浪;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3 周建波;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研究:研究方法和经验证据[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4 廖刚;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杭龙;动力会计在股票市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6 马丽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付志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赵伟;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9 梁国坚;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崔松;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2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3 王庆文;;会计盈余质量对未来会计盈余及股票收益的影响——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投资银行声誉与IPO超额回报率相关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杨璐;章新蓉;王琴;;建立动态的正态分布固定资产折旧模型[J];财会月刊;2008年08期

3 高建军;;后股权分置时代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伍玉华;;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探析[J];科技广场;2010年02期

5 林大庞;;股权分置改革与盈余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1年03期

6 程文莉;许弋;;股权分置改革给国有资产管理带来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年11期

7 尹蘅;;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理论分析与现实检验[J];经济与管理;2007年05期

8 李雪峰;张辉;;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韩葱慧;胡国柳;;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石美娟;童卫华;;机构投资者提升公司价值吗?——来自后股改时期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力;张玉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玉灿;魏峗;;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为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文锋;徐晓慧;吴冲锋;;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市场反应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满文;齐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代理成本动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海洋;;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决定因素:一个理论模型[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幽然;李好好;;利用GARCH族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的波动性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钧;;股权分置制度变革: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理论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余兴喜;;关于BOT模式下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9 陈锡康;;投入占用产出分析[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安灵;;股权分置改革的长期价值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建政;固定资产如何发挥最大效益[N];中国贸易报;2007年

2 梁捷;绿色GDP应成为考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N];光明日报;2007年

3 杨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核算体系不健全 房地产业贡献率明显低估[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4 黄红;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N];华兴时报;2008年

5 记者 孟为邋刘宇鑫;物业收费下月起要定价成本监审[N];北京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宋振庆;开元旅业资本路线渐明晰[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7 记者 袁蓉君;工资上涨并未推高中国通胀[N];金融时报;2010年

8 肖月;实际PE估算需考虑两大因素[N];中国财经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何鹏;工资增长可否考虑与GDP、企业利润挂钩[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方平;受损对象巧选择 获取利益真不少[N];海峡财经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晓卫;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锴;并购交易特征、股权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唐运舒;全流通进程中大股东侵害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冯玲;不流动资产的定价与股权分置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许伟河;基于市场反应、内幕交易、流通股结构的股权分置改革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李京真;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杨华;沪深A股市场异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万丛颖;基于代理冲突视角的股权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鲍继新;大股东注资与上市公司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婕;股权分置改革的多方博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杜欢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袁燕;股权激励实施的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欢;后股权分置上市公司特征与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5 宋萌;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刘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陈胡青;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张科丹;通过事件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及其基本含义[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波;股权分置改革公告效应的事件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张金山;中国旅游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效应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本文编号:2121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21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