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financial data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7 to 200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classification and fair value measurement on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of listed companies.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fair value measure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volatility and authentic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available for sale to total asse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ransactional financial assets, and the impact of available for sale financial assets on owners' equit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changes in fair value on total profi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verifies the "pro-cycle" effect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79006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BJY028
【分类号】:F233;F832.51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年10期
2 罗胜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会计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贵生;;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财务波动性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银行2007年年报数据的分析[J];西部金融;2009年01期
2 肖尧春;;发展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J];中国市场;2007年44期
3 王李霞;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价值工程;2005年11期
4 胡永康;罗国荣;;银行监管规则与会计准则协调面临的挑战[J];中国货币市场;2010年10期
5 刘敬敬;;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J];财会研究;2011年06期
6 孙锐,邢永芳;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网上披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财会通讯;2002年11期
7 邹力;杨芝荣;;基于财务报告审计的证券监管研究[J];商业经济;2007年10期
8 袁晓勇;;投资者阅读、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工业会计;1997年04期
9 陈宏明;乔悄;;XBRL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6年08期
10 周利军;;试论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的应用及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经长;曾雪云;;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价格波动[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仁昱;;从XBRL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应用看它将来的发展[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君彩;袁萍;;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应用现状及难点——基于财务报告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朝晖;;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5 张晓军;;金融资产计价与减值研究[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超;郝善勇;;英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体制梳理与借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陈旭东;逯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源起、争论与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8 蔡丛光;;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廖义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我国证券市场1998-2003年首次出具GCO的市场反应[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杨波;;中国企业社会保险信息的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沪市842家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宇;中国中铁H股挂牌首日涨27%[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文兴(本文作者为上海杰兴投资总经理);东航的变化值得关心[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周到;券商财务透明有助竞争公平[N];证券时报;2007年
4 ;IASB拟改善特殊金融工具财务报告状况[N];财会信报;2006年
5 徐岳;公司年报相继披露,股市5月红不红?[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记者 柴明雄;提高信息透明度成证券期货监管重点[N];杭州日报;2007年
7 王璐 黄金滔;财务报告须根据新会计准则编制[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剑锋;财务报告曝光 世纪证券窟窿近10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秋元;EMC发布2006年财务报告[N];中国税务报;2007年
10 彭友;*ST威达被指“四宗罪”[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书章;中国金融混业经营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2 崔志娟;柜台市场(OTC)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3 杨秀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市场反应检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陈靖;审计师选择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假说[D];厦门大学;2007年
5 王俊飚;基于投资者视角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D];山西大学;2008年
6 雷东辉;信息不对称、权益资本成本与资本市场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马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与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陈丹;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彭明生;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能力与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王守海;金融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列;基于灰色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淼;银行监管报告与财务报告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任浩;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及其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吴冬霞;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银行业中的运用探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耿冬梅;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葛艺;董事长背景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7 罗伟;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王坤;金融业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反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熊惊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郭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财务报告舞弊问题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69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6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