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内生创新还是外生合规
[Abstract]: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exogenous compliance are two kinds of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can reasonably choose the board structure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heterogeneity factors, and the endogenous innovation mechanism appears initially. However, external supervision has a significant substitution effect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distorts the independent choic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banks, and the internal innovation space of board governance is restrained by external compliance factors. It leads to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Chinese bank board of directors with large scale and low independence. The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ctiv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partly replaces the function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and becomes the realistic path for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o realize the endogenous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研究”(10zd&029)
【分类号】:F832.3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晏宗新;;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分析——基于监管偏好与反管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2期
2 郝云宏;周翼翔;;董事会结构、公司治理与绩效——基于动态内生性视角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3 黄张凯;徐信忠;岳云霞;;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4 洪正;周轶海;;内部监督、监管替代与银行价值[J];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5 黄隽;章艳红;;商业银行的风险:规模和非利息收入——以美国为例[J];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6 邵少敏,吴沧澜,林伟;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研究: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瑾璐;安瑛晖;张小霞;;战略监管关系构建与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3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论另一种信息不对称下的保险管制[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4 王晋,任吉武;发展民营银行的制度意义及其风险防范[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5 杨瑾;霍天翔;刘湘勤;;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6 储一昀;谢香兵;;业务复杂度、股权特征与董事会结构[J];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7 唐跃军;左晶晶;;政策性扰动、大股东制衡与董事会独立性[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8 胡方;陈立文;;上市公司董事会效能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0年09期
9 汪燕芳;;浅谈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与独立董事制度完善[J];财会通讯;2010年17期
10 牛冬梅;;制造业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若干现实问题研究[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谢香兵;;业务复杂度、董事会规模与董事会的独立性[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蒋燕辉;李红红;周蔓卿;;全球金融危机凸显国际会计准则致命缺陷[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谢宁;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现代银行财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浦艳;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虎;论韩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8 卢溢洪;独立董事职能整合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徐叶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文拥军;引入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争;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林培阳;论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江浩;我国银行监管的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白遥;民营金字塔企业过度投资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啜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李俊峰;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的市场约束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林妮;董事会中女性董事比率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政伟;我国电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郑霄鹏;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政府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丽华;河北省上市公司表外负债的风险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真明,江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德国监事会制度之比较——也论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2 蒋大兴;独立董事:在传统框架中行动?(上)——超越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异向思维[J];法学评论;2003年02期
3 王志军;欧盟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4 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兼论中国银监会的设立[J];管理世界;2003年09期
5 兰小春;姜振寰;惠晓峰;;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间交互关系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6 洪正;;论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J];经济评论;2006年06期
7 高晋康,汤火箭,穆良平;我国何以移植独立董事制度[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8 张维迎,吴有昌 ,马捷;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9 李涛;商业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模式及影响——兼论中国的商业银行监管模式选择[J];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10 郑志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萍;刘士余;高峰;;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2 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3 陈科;宋增基;;战略投资者、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8年12期
4 靳云汇,李克成;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5 史永隽;赵珏航;;国外CEO薪酬的决定与我国的实践[J];南方经济;2005年12期
6 蒲令;浅议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公司治理的完善[J];北方经贸;2004年02期
7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11期
8 马正武;国有物流企业需要完善公司治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12期
9 陈敏;;公司治理与控制权悖论的提出及解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敏;;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仕煜;王福胜;;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资产定价[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李鑫;;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轶;许勇;;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水平评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雪荣;董威;;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新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党文娟;张宗益;;民营企业管理者接受外部董事职务模型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志雄;;企业文化对公司治理、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姚禄仕;杨善林;;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储一昀;陈政文;;交叉持股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经济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刘烨;李凯;秦丽娜;李雪;;公司信用征信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模糊综合评判[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雄;完善公司治理剑指“绿色”主题[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2 王子鹏;房地产公司治理还在启蒙阶段[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3 记者 张莉莉;我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率先执行国家房地产金融政策[N];辽宁日报;2008年
4 葛云;“我是谁”[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实习记者 徐姝;昆百大坚定零售与地产并举[N];昆明日报;2007年
6 刘小敏;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N];上海金融报;2007年
7 林刚;提高国资监督人员的能力和水平[N];青岛日报;2007年
8 赵险峰;四川长虹“造假门”事件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郎咸平;房地产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N];民营经济报;2006年
10 胡道勇;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的思考[N];首都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涛;规制、公司治理与企业效率[D];南开大学;2009年
2 陈新桂;公司治理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凌定胜;独立董事特质对公司绩效的有效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4 高W,
本文编号:2183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8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