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呼玛县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研究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China,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the whole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more developed area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t the present stage. Especially in the remote underdeveloped areas, this paper takes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f Huma Coun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a lot of data analysis and field research, how to improve it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analysis, by solving its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is unreasona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capacity is insufficient, service capacity is low, supervis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According to its particularity, it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from introducing talents, promoting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ng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service level,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establishing a se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 Start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system of the credit cooperatives, under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the state's vigorous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micro background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sector, So that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f Huma County can truly base themselves on and serve the "three rural areas"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functional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can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分类号】: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葛淑玮;;农村信用社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9年06期
2 佘传奇;汪涛;;农村信用社现存问题与区域发展模式再探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刘亚平;;推动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汪涛;;初探构建农信社多层次利率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59期
2 顾智;;基于内部控制的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J];大众商务;2009年12期
3 王娟;;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商;2013年02期
4 贾镇;;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以江苏沛县为例[J];时代金融;2011年36期
5 李涛;;浅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2年12期
6 王彦辉;;浅谈农村信用社之现状与改革发展方向[J];时代金融;2013年3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家传,刘廷伟;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山东省农村信用社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J];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2 方贤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J];金融研究;1998年03期
3 石言弟;沈柳;;金融创新 农村发展活水之源[J];江苏农村经济;2009年02期
4 徐良华;;农村金融中的非均衡现状及对策[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年03期
5 王爱红;;发展农村金融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J];农业经济;2009年03期
6 徐兰;;关于金融支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分析[J];农业经济;2009年07期
7 张正平;;我国农村信用社市场结构与行为的SCP范式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8 李莹星;花钱买不来机制——农村信用社改革述评[J];中国改革;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国杰;;实现锦州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贾丽娟;;培植优势产业集群 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18期
3 贺文华;胡茜;;邵东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7期
4 杨艳;;加快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2008年07期
5 吴柳雪;;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广西省防城港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0年17期
6 魏松峰;;甘肃省庆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5期
7 王彦勇;;中国县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年06期
8 樊伟,昝智勇;城区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04年07期
9 李成根;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步伐[J];西南金融;2004年07期
10 陈兰英;对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敬辉;;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发展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关建勋;;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A];2011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1年
3 农燕妮;李华;;以项目为载体 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加快把县域建设成技能型劳动力输出基地[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泽平;;发展县域经济要确立“六个理念”、处理“六个关系”[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刘战平;;振兴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徐斌;李燕芳;;对廊坊市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思考[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9 田千喜;王乔;;县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问题探索[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曼;;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弯道超车”——从比较优势陷阱的视角[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乡镇企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韬;破解“县域困局”助推跨越发展[N];贵州日报;2008年
2 勉县县委书记 王隆庆 县长 王山稳;努力构建县域经济新框架[N];汉中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黄宝锋;普兰店谱写县域经济动人乐章[N];辽宁日报;2008年
4 王春艳 叶茜 钟晓晴 本报记者 童顺鸣;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N];四川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长江 王显琴;奋力拼搏 乘势而上 不断开创县域经济新局面[N];林芝报;2008年
6 首席记者 栗明;以“三化”为重点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N];鞍山日报 ;2009年
7 贵州省乡镇企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韬;破解“县域困局”助推贵州发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麦正伟 张明海 见习记者 张黎黎;米林县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N];西藏日报;2009年
9 邱际兰 卓华林 南康市政协;县域经济直接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N];光华时报;2009年
10 中共长治县委书记 常光明;改革开放三十载 县域经济铸辉煌[N];长治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虹;都市连绵区县域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因应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付野;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石焱;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保险事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齐成喜;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赵炎;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郭辉;区域经济理论与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赵强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贤海;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燕浩林;提升利津县域经济层次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李猛;国际金融危机对包头市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东青;泰安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三保;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许平洋;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陈泽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8 冯博;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黄镭,
本文编号:2209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0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