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危机对中美核心经济关系影响及中国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05 21:21
【摘要】:2011年5月9日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重点对中美两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所关心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沟通。本文试图分析经济危机对金融、贸易、投资、货币和科技等中美核心经济关系产生的影响,并对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建议。
[Abstract]:From May 9 to 10, 2011, the third China-US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was held in Washington, D.C., focusing 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of concern to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on the cor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uch as finance, trade, investment, currenc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基金】: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宏观税负理性分析”(12YS150)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题“后金融危机时期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分析”(shlx004)
【分类号】:F831.59;F125.5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立坚;;双重身份的困扰:贸易“大国”和金融“小国”[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中英;;论中美经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兼论我国面对的深层经济安全挑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2期

2 杨培雷,林玲;美国经济的新变化与中美经济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综述[J];经济评论;1999年01期

3 张宝珍;“海湾战争后的美国经济形势和中美经济关系讨论会”在北京举行[J];世界经济;1991年06期

4 郑率,郑方;试论抗战后的中美经济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王勇;;中美经济关系:寻求新的分析框架[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6 艾伦F.郝尔默;;建立中美经济关系合作新习惯[J];出国与就业;2008年01期

7 李蔚;;“六·四”后的中美经济关系[J];国际贸易;1990年04期

8 惠勒;王寅通;;日本经济调整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02期

9 王孜弘;美国利益集团与中美经济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9期

10 ;邹恒甫:4万亿,加速建设和谐社会[J];小康;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峰;;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永芝;;后金融危机时代商洛突破发展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顾振强;;应对金融危机要把调整结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开;;干预分配与扩大内需——后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志怀;;扩大内需: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标本兼治之策[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曹琴;;后金融危机下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以贵州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少岩;;论美国去杠杆化与中国去库存化[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慧;;“五点一线”区域经济建设的创新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全球化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10 王勇;;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与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董潇 任超然;中美经济关系在金融危机中强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2 程实;美国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还有多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万应慧;巨大力量源于星星点点[N];辽宁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杨朝东;金融危机面前的高速高效[N];通辽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颖春;金融危机远未见底 中国地位有望提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记者 贾伟 闫锐;把“两会”精神化为应对金融危机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动力[N];河北日报;2009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郝英;地产企稳或见危机底部[N];华夏时报;2009年

8 胡乐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前西方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走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庄俊康;“再造一个兰州很有必要”[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钱彤 陈鹤高;增强信心 携手合作 共渡危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经华;金融危机与产业均衡[D];浙江大学;2010年

3 黄禹铭;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许红梅;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D];厦门大学;2009年

5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6 韩云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7 高云辉;普京时期的俄罗斯经济振兴与经济风险[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才涌;外资银行参与东盟新兴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张长新;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凌金珍;国际视野下安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许海燕;日美经济泡沫现象成因比较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5 何勇;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0年

6 闫鑫;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天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当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育轩;金融危机下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祥辉;金融危机的产业衰退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10 童藤;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机理及案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25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25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