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on China's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especially on China's prices and output. By constructing a structural VAR model with block externalit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quantitative ea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The impulse respon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both China's output and prices, in which the form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atter.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decomposition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U.S. monetary policy indicators to China's output and price fluctuation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In general, the monetary policy effect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financial market channel is stronger tha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hannel.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GJ017)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27.12;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智勇;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国际传导机制[J];城市金融论坛;1998年09期
2 吴照银;中美经济政策的传导[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3 贾俊雪;郭庆旺;;经济开放、外部冲击与宏观经济稳定——基于美国经济冲击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吉祥;;浅谈人民币升值后的汇率制度选择[J];北方经济;2006年10期
2 钟丹;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2年15期
3 王进;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4 张艳辉,余丽鹏;论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5 许嘉;徐炜;;目标区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6 陈云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7 倪克勤,郑平;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J];财经科学;2004年03期
8 李燕君;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9 王爱俭;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10 宿玉海;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全功;程蹊;;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罗忠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94—2005[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3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晴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吴文旭;论欧洲货币联盟及欧元[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陶晓龙;汇率决定与波动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阙澄宇;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张丕强;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罗得志;1949——2002: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童继生;中国建筑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孙镟;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罗忠洲;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云高;论资本帐户开放和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会程;基于VaR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的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月媚;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伟;政府推进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化发展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杨韬;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顾京;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体系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6 朱毅兢;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未来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辛洪涛;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与通货紧缩相关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8 徐晨;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与走势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刘鹤麟;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唐孟U,
本文编号:2286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28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