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比较研究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banking risk evalu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stemic risk of banking in China and America.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systemic risk of American banking varies greatly,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risk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nancial crisis. In China, the systemic risk of banking is still under control, but also affected by many indicators, such as the market risk of a single bank, the rate of return of a single bank, the ratio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ratio of deposits and loans,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and so on. 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from the policy level to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systemic risk.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研究”(11YJC790238)
【分类号】:F832.1;F837.1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小云;王道平;方意;;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与监管——基于边际风险贡献与杠杆率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2 黄炎;李善民;;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蒋海;程筱芝;;海峡两岸的金融监管合作: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09期
3 赵进文;韦文彬;;基于MES测度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8期
4 孙艳雯;;美国监管模式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外资;2012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学明;;金融危机是生活方式危机——西方再次掀起“《资本论》热”的启示[J];红旗文稿;2009年03期
2 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3 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4 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5 刘红忠;赵玉洁;周冬华;;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J];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6 陈雨露;;后危机时期货币金融稳定的新框架[J];中国金融;2009年16期
7 巴曙松;李胜利;;全球性经济金融结构失衡是问题之本[J];中国外汇;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玉辉;;关于应对金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J];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马莉媛;王颖;;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及中国经济政策的IS-LM分析[J];新疆有色金属;2009年06期
3 方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0年07期
4 张世议;;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效果评价[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5期
5 吴ng超;;海峡两岸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比较与合作[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谭旭东;;两次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调控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9年05期
7 肖继五;李沂;;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反应[J];财经科学;2009年07期
8 李沂;肖继五;;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效果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9年18期
9 苏剑;;从全球金融危机看中国人口政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3期
10 张中锦;;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基于金融危机期间的经验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隋映辉;李丽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机遇[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Scott Rozelle;;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胡玉平;;危机与应对——“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综述[A];2009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言彩;;金融危机前后江苏省劳动力就业特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镇;;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常荣;;高度警惕和谨慎应对华尔街金融风暴的灾难性袭击[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8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蓝;既要保增长 又要防风险[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记者 王云;伯南克:抑楼市泡沫监管胜加息[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应对金融危机 政策如何选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东证期货研究所;当前中国可采取的对策建议[N];期货日报;2008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郝英;地产企稳或见危机底部[N];华夏时报;2009年
6 记者 徐以升 李彬;李稻葵:今年是股市和房地产调整年[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回建强;大规模投资 政府应避免唱“独角戏”[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记者 陆昀;中国经济进入“出清期”[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鲁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N];丽水日报;2009年
10 罗云毅;投资新政:从“扩大”到“稳定”[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苏瑜;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8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魏博文;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陈程;我国房地产泡沫及相关货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孙河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力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7 宋扬;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张凯敏;金融危机扩散指数及其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9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22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2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