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后金融危机时期完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8-11-29 11:40
【摘要】: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保证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以此为导向,结合我国国情,在现有监管体系基础上积极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及保护机制。
[Abstract]:The goal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is to maintain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ensure the prudent oper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financial consumer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gulatory system, we should actively establish a financial regulatory organization system which combines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with mi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nd improve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institutions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s.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F8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广伟;;金融危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J];金融经济;2011年10期

2 盛硕;;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与金融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伟;;浅论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问题[J];华章;2012年11期

2 陈尔瑞;;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展望[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滕佳兰;贾迎雪;;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问题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应评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武婵娟;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2 夏梁省;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评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任渤方惠;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与改革[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闫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创新[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2 王力伟;;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基础到政策工具[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3 何建雄;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指标框架与运作机制[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4 沈谦;;基于资本监管角度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2 李文泓;;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思路和政策框架[J];中国金融;2010年13期

3 李文泓;;关于完善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思考[J];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02期

4 刘敏;孟兆波;;从法律视角看宏观审慎监管[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5 李立松;;宏观审慎监管原则下再保险职能的发挥[J];中国保险;2011年06期

6 陈诗玮;田彬;;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1年16期

7 王刚;张赞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初步思考[J];华北金融;2011年02期

8 刘泽云;;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J];中国财政;2011年11期

9 宋家生;;关于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的相关分析——兼议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性[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年04期

10 尹继志;;宏观审慎监管:内容与框架[J];南方金融;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立新;;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看金融机构破产中的政府法律责任[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2 胡江华;;创新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3 王艳华;;金融安全与金融机构破产[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王传仕;张兵;邱益中;;我国企业集团的现实与演变[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5 韦耀莹;钟凤艳;;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问题研究[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姚善英;;有效地堵截洗钱渠道是防治的关键[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钱勤华;;农村贷款风险分析——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周静;;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治理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贺瑛;;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构想[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10 孙飞;陈兵;蒲实;;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探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雪萌;200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78.8万亿元[N];金融时报;2010年

2 《商务时报》记者 陈琨;金融机构强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N];商务时报;2007年

3 刘诗平邋白洁纯;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新要求[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金滔 朱先妮;金融机构呼吁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高汉祥 记者 颜春匀;1至8月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90亿元[N];六盘水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赞;我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可用资金13亿[N];陕西日报;2011年

7 记者 刘华;我市召开银政企联席会议[N];成都日报;2005年

8 农行江苏徐州分行 蒋永良 延门;要重视反洗钱中的客户身份登记[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9 王清(湖南省湘潭人民银行);反洗钱制度问题浅议[N];法制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李卫玲;尽快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N];国际金融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麦强盛;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史山山;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张天祀;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徐明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叶涛;全球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王峗;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雯;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度量与控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曹昱;契约型储蓄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昊;中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胡腾宇;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D];暨南大学;2012年

3 计培丽;我国小额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马晓明;反垄断法下的巨型金融机构拆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杨楠;金融机构社区服务义务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肖肖;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津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动因新探析[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8 蔡谦;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巨灾服务手段及支持重建方式比较[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亮;后危机时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吕丹;民族地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4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64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