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因素分析
[Abstract]: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personal housing mortgage loan market benefit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real estate loan is based on the real estate mortgage guarantee, and the real estate mortgage provides a sufficient guarantee for the housing mortgage loan. Second, the profit and quality of real estate credit is higher than other loans.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individual housing loan balance, the credit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is accumulating. Based on the microcosmic data of bank default rate and Logit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rtgage credit risk in China. The factors such as individual education variable, annual income variable, purchase price and so 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fault rate of the lender.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are: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personal credit management evaluation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improving the risk management level of personal housing mortgage loan in commercial banks of our country; steadily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personal housing mortgage loan securitiz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规划项目(06JA790057)的资助
【分类号】:F832.4;F224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鹏雁;王雅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评价[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2 王福林;贾生华;邵海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俊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关系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2期
2 姜玉梅;姜亚鹏;王飞;;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宏观影响因素分析——国际经济波动下基于建元2005-1资产池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3 孙晓婧;;住房公积金参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J];上海房地;2006年08期
4 赵善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评级研究[J];现代商业;2007年24期
5 杨明华;;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0期
6 陈永华;毕玉升;;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定价方法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2期
7 王振磊;刘晓娜;刘敏;邢雯;刘瑜;;基于成本收益风险分析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J];金融经济;2009年20期
8 刘敏;;美国次债危机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警示[J];贵州农村金融;2010年08期
9 杜长兰;;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5期
10 李晓颖;董梁;;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防范[J];价值工程;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益民;;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几点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文蕊;张目;周宗放;;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识别[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扬;周宗放;;基于科层结构的我国集团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周宏;李远远;彭和平;;信息不对称与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祝煜;梁雪春;肖迪;;基于动态聚类RBF网络的小企业信贷预测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训;梁雪春;;基于区间数的商业银行信贷违约概率测算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勇;彭怡;李君;石勇;;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聚类算法有效性评价[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吴会咏;马莹;;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的定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董慧妍;郭琨;;我国可转债定价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迅;张庆;;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能力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伟勋;中国首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破茧而出[N];中国贸易报;2009年
2 张学勇;零首付名不副实 信用风险须防范[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蓉城论剑五百代表热议信用风险[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王妮娜;警惕银行信用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 吴铭;央企改革与政府作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胡健颖 刘京军;建设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思考[N];山西日报;2004年
7 胡健颖 刘京军;建设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思考[N];山西日报;2004年
8 陈经纬;让我们共同关注信用风险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孙晓林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潘虹;信用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康民;各国信用风险加剧 德国被列入负面观察[N];中国保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乾屏;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王国栋;信用风险参数估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谈文胜;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与MBS定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刘凤娟;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管理[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5 孙亚南;中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王维;商业银行整合风险度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蒋东明;基于信用评级和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白云芬;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和信用衍生品的定价[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郭英见;基于信息融合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郭英见;基于信息融合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剑梅;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信用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吴文静;基于KMV模型的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熊枫;中国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善科;基于内部评级法(IRB)的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息风险测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柏雪怡;基于KMV模型的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金志博;基于KMV模型的上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钟美瑞;基于信用风险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数值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何琳洁;信用资产组合一致性风险价值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9 李庆颖;带信用风险公司债券的利率风险结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文鹏;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91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91779.html